站队风波--李喃喃
发表日期:2017/4/26 8:26:5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冬香 有608位读者读过
“站队风波”
案例叙述:
最近我们学校新增加了一套绳操,进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跟着音乐做绳操,可是做操要求学生们变换队形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却是让我最头疼的事。
出操铃声响过后,同学们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飞出了教室在班级站队点集合,可是大家杂乱、无序,我严肃地站在同学们的面前,口中数着“l、2、3.”,以这种方式提示同学们站队要快。可是事与愿违,排尾的几个小不点一会儿挤成一团,一会儿又往别人的旁边挤。此时,旁边的同学推嚷着说;“你又不在这儿!”我走过去,轻声问刚才说话的王祺瑞;“你旁边不是他,你能告诉老师你旁边应该是谁?”,他怯生生地说:“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他!”语气很肯定的样子让我相信了他。我把他先安排在一个位置,再帮其他没有站对位置的学生也站好了队,然后把学生排成两路纵队带到操场站好了队,勉强的做完了绳操。可是哨声一响要求两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来跳短绳,于是刚刚排好的队又乱了套,我的心里的怒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语气也提高了八度,批评他们:学习绳操已经一个月了,可是每次出操学生们总是连自己的站位都记不住。怎么办?找不准位置,这样的常规还没有形成,我心里暗暗自责,就原谅孩子们这次吧。我将就着把学生带到指定位置,勉强完成了课间操。回到教室,等学生们静下心来,我问:“同学们,有谁刚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将近三分之二的小手举了起来。“谁是自己一下子就找对的,能够做到的把手继续举着。”依然有小手仍然高举过头。
我请这些同学向大家介绍找位置的方法。而后,请同学们大致站成两排,进行调整高低。问小朋友,通过刚才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自己位置—我把学生编成四组每组分成1号、2号,让他们牢记住自己的号码,同时记住左右前后同学。同学们进行相互交流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巩固。
1、说说:把学生排成两路纵队,然后让同学们向自己左右前后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位置编号。
2、试试:采用“快快集合”的游戏,让小朋友加深自己的位置感觉。
3、儿歌训练法,这种儿歌简单易背而且通俗易懂,通过学习儿歌让小朋友练习排队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达到的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集合整队歌
集合队伍快静齐,
前后左右成直线。
行走眼睛看队伍,
前后保持半臂远。
安静整齐有精神,
整齐美观人人夸。
4、画图示意法:我用画图形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如何变幻队形,学生一目了然不用我再反复说教,再练习站队变换队形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如图所示:
两列纵队变一路纵队(黑色代表女生,红色代表男生,空心代表1号,实心代表2号)让小朋友排成两列纵队男生直接插到并排的女生身后,然后前后看齐就变成一列纵队了。
一列纵队变两路纵队,男生直接从女生队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和同排女生看齐就可以了。
两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每队的2号分别向左前方和右前方跨出一步和1号看齐就可以了。
通过不断地巩固,现在每次上操站队的时间短了,有序了,让我充分体验了教学的成功感。
案例分析: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
一年级学生分不清左右方位,排队时找不着自己的位置,这是低年级学生中常遇到的问题。我借助具体参照物(左右前后的学生),使用比较具体的“语言”,让前后左右的小朋友互相说说“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我的前面是谁,我的后边是谁,我组的排头是谁,我组最后的小朋友是谁”,加深对“第几组和第几号”及空间位置的感觉。
在训练中我还采用“儿歌”、“画图示意”“快快集合”等方法,让学生多次练习,体验正确的位置感觉。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不仅会赢得学生对教师之爱,也为亲密、充满真诚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会在低年级学生的情感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