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故事班会课程化建设”团队计划
发表日期:2017/2/20 0:00:0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高霞 有636位读者读过
一、团队人员及分工 | ||||||
团队名称 |
乐园组 | |||||
指导教师 |
张冬香 | |||||
组长 |
陈高霞 | |||||
组员 |
史梦娜 |
魏海芳 |
陈蓉 |
胡元元 |
谢丽 |
毕长虹 |
二、本学期团队工作指导思想 | ||||||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学校教科室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为切入口,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故事主题班会的实践工作中要将主题班会上升到课程化建设的思想高度,根据本班级情况、本年级情况,统筹规划,重视预设,更重视生成;寓教于乐,内化情感,突出故事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和情感的提升。 | ||||||
三、本学期团队发展目标 | ||||||
对于学校而言,课程的研发和创新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故事因其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与哲理性的特质,为儿童与青少年所喜闻乐见。这样,故事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一种有效载体,成为孩子们精神成长的营养品。故事化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让我们重新发现故事的巨大正能量。因此,故事完全可以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的正式的课程存在。 在“故事传承人文,故事生产快乐,故事开启智慧,故事成就人生”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把故事融入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生本课程,使故事课程化、课程故事化,充分发挥故事课程的力量,用故事来论道、引趣、燃情、启智、明理、励志、导行,让学生从故事的绿色通道,成功进入人生的跑道,这是一种新的思维向度和教育主张。 故事课程的首要特色是“隐性育人”,即把深刻的道理蕴育在有生动情节的事件里,把教育的元素蕴含其中,以故事为载体,辅以多种教育手段,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它有效规避了中国传统德育的教条化和仪式感,了无痕迹、贴近人性,回归“育人”的本真,为人格成长和发展蓄力。 发展目标: 1、每位教师准备好一本教学摘记和一本听课记录本,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深入钻研教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进教法,构建具有特色的故事班会个教学模式。 2、以“故事农场”研究为载体,培育团队成员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熟练撰写教学反思的能力。 3、定期组织团队成员交流在教学中的困惑及反思,重视班级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研讨。 4、以激发团队成员自身潜力为目的,参加示范展示或教学评比活动。 5、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故事班会进行有机整合,修订完成故事班会校本教材。 | ||||||
四、具体工作安排 | ||||||
月份 |
活动内容 |
负责人 | ||||
二 |
研读《新课程标准》 |
张冬香 | ||||
谢丽专题研讨课 |
谢丽 | |||||
三 |
研究“故事班会课程化”课题 |
史梦娜 | ||||
胡元元专题研讨课 |
胡元元 | |||||
四 |
学习主题式故事班会课题 |
陈高霞 | ||||
展示主题式故事班会课 |
谢丽 | |||||
五 |
魏海芳专题研讨课 |
魏海芳 | ||||
学习“神话园”特色校园文化 |
胡元元 | |||||
六 |
组织观摩一节班会课 |
陈高霞 | ||||
总结研讨,交流感想 |
毕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