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你我共同进步彭开月

发表日期:2017/2/28 13:38:1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远方 有574位读者读过

你我共同进步

彭开月

这一个半月以来,感觉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不带班主任,没有任何“偏心”的成分在,现在当了班主任之后,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偏心的行为,但是“感觉”上还是有些“偏心”,和以前带两个班感觉完全不一样,虽然当班主任比较累,付出的比较多,但是收获也颇丰,怪不得前辈们总说当班主任的班这门课不会差的,第一次单元测试,两个班均分相差将近5分,优秀人数也相差甚远,将近一半,我再反思,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我都说同样交的,更甚者6班的课比5班一周还要多两节。之前6班班主任说他们班在分班的时候数学就差,我也只是,但是怎么就差距这么大呢?

后来,我慢慢分析出来,6班的小孩比较活跃、好动,课堂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大概平均上个4、5分钟就要提醒他们要注意听讲、批评一些孩子,但是我发现不是非常管用,并且还造成课堂异常沉默,举手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也在思考究竟怎样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去年国庆期间,和一个大学同学,也是同行,她是教高中数学的,讨论了一下,怎样改善这种状况,她采取的是兴趣小组模式,并采取“一帮一”模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之前我在教五年级的时候,发现“一帮一”模式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班级里优秀的孩子很多,但是是那种基本上只能顾自己的,让他帮助别人还是很困难的,只有极个别才有这种能力,而班级“拖后腿”的孩子却很多,五年级实行的效果并不好,更何况现在三年级的小孩呢?之前和我搭班的英语老师文老师,她是把一个班分成三个等级:优秀组、良好组、进步组。她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着重抓进步组的孩子就行了,也取得明显的成效。我也在考虑我的分组是不是也要采取这种形式呢?最后综合考虑,为了保护一些孩子的自尊,采取以座位为基准的兴趣小组分组,通常6或7人一组,并让他们自己讨论,任命小组长,并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名字。我采用积分形式,初始分60分,并设立各种加分、扣分规则,现在孩子表现明显比之前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