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贾蕊欣

发表日期:2017/4/17 16:17:4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29309 有539位读者读过

班上有位钧同学,做事和反应都比别的同学慢半拍甚至一拍:写字很慢,翻书很慢,交作业也很慢;走路很慢,说话很慢,对老师的指令反应也很慢。这引起了我的关注。

我当即找到了他的爸爸,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据他爸爸所说,他只有形象思维的能力,缺少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你说的话,他要重复一遍,再反应一下,才能明白你要他做什么。运动方面,走路、跑步要数着“一二一”,一旦急了、快了就可能会摔倒。而且性格有些偏执,爱钻牛角尖,认准的事情谁也拉不回来,而他不想做的事情也很难说服他去做。我心里一紧,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让我如何跟这个孩子沟通?如何开展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很快,我冷静下来,我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镇定。我开始冷静思考:作为老师,首先确定的是不能放弃班上任何一个孩子,尤其是有特殊困难的孩子。结合自己之前学过的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我做了简单的梳理,他的思维方式确实跟其他孩子不同,他的性格也是造成他沟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他的思维方式我无法改变,那我就从他的性格入手,找出跟他沟通的突破口。一段时间,我对他的问题都是淡化处理,避免引起他的正面冲突和对抗。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我突然看到钧爸爸在班级QQ群里发了一小段视频,是钧同学参加“亚洲钢琴大赛-南京赛区”的比赛视频,这立刻引起了我的关注。视频中,钧同学缓步走上舞台,轻轻地坐在钢琴前,双手在琴键上轻快地跳动。我赶紧把声音调高,他的琴声悦耳动听,让人听了非常舒服。再看他的表情,是那么投入,那么陶醉,又是那么自信。我激动极了,我想我找到了跟他沟通的突破口,上帝给他关上了一扇门,让他的思维异于常人,却又给他开了一扇窗,赋予了他其他方面的天赋。

于是,我调整了方式方法,我认为对他好的,并不一定是他愿意接受的,我要找他喜欢和感兴趣的。正好上语文课的时候有一篇课文讲到了“自豪”,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了一个句子:我们班的钧同学刚刚参加了“亚洲钢琴比赛”,我感到非常自豪!全班同学惊呆了,惊讶、佩服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钧同学,接着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悄悄观察着钧同学的反应,他脸红了,却洋溢着微笑;他低着头,却用余光偷偷瞟着身边的同学。我知道,他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似乎是第一次得到身边同学的关注,有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下课的时候,我发现他竟然主动和同桌说起了话;这一天的大课间,他竟然主动蹲到了丢手绢的同学中间;这一天的作业,他竟然也破天荒主动订正好了送来给我……

我课上“别有用心”的一句话,竟然真的奏效了,他的心门竟被我的一句话打开了。谢天谢地,让我找到了跟他沟通的一扇窗,走进他的内心,用他愿意接受的方式,竟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