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7/4/17 15:51:0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761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集体备课材料(二)
主备人:周茜
一、研究的专题:
以导学案为主的“问题导学式”的研究
二、备课课题:式与方程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
2.进一步掌握形如“ax±b=c”、“ax×b=c”、“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四、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
复 备 |
一、谈话引入 师:(对一个学生)你今年多大了?你们想知道老师比他大多少岁吗?你们会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老师比他大的岁数吗? |
|
二、交流共享 1.用字母表示数。 (1)师: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或是法则。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与实践”第1题。 2.方程。 (1)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 (2)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举例说说,怎样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与实践”第2题。 教师要强调解方程一定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4.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3)列方程;(4)解方程,检验,写答。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81、82页“练习与实践”第3~9题。 1.第3题:引导学生审题,说说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等量关系。 2.第4题: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穿鞋的码数和厘米数,课上出示码数和厘米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先让学生验证这种换算关系正确与否,然后让学生独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 3.第5~7题: (1)让学生独立读题,弄清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2)让学生列方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不同的解法,并比较哪种解法更简便,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势。 4.第8题:提醒学生注意:两种衬衣的原价是相同的,但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现在售价是不同的;所花的108元是两种衬衣现价的和。
5.第9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出所框的4个数。 |
|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