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天使与“恶魔”(刘春燕)

发表日期:2017/4/10 21:47: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zdx 有461位读者读过

天使与“魔鬼”

                                      刘春燕

你清醒时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你不清醒时是人见人怕的“恶魔”,而在老师的眼中,你是一个受伤的小天使,需要时间和爱去抹平伤口,忘记伤痛。

你第一次在班级惹事,是因为一点点的同学摩擦,我第一次被震惊了,看到你瞪大的双眼,通红通红,整个面庞拧了起来,嘴巴里一直叫嚷着“我要杀了你”,双手紧紧的卡住一位男生的脖子,我迅速的冲到前去,大声喊着放开,双手奋力拉开你们,你依然愤怒的盯着对方,手指弯曲、僵硬,无法伸直,旁边的同学纷纷告诉我,他们玩的好好的,突然就这样了,而且那位同学并没有打张同学,也没有骂张同学,是张同学的错,听到这,张同学更是激奋,大喊着,他拿我的东西。而那位同学只是怯怯的说:“我就拿了一下看看,就放回去了,而且张同学也同意了。”我把他两分开询问,情况却是如此。可张同学无法忍受别人的一丝恶语,别人也不能碰他一下,从他的大眼睛里时常能看到他的渴望和恐惧,来处理这次事件的是他的奶奶,他的奶奶十分诚恳的给被打同学道歉,说从小就是没娘的孩子,要不然也不会这样的。听了他奶奶的话,我明白了张同学内心的渴望是什么。

然而,这只是开端,张同学在一整个学期里几乎没有学习,无奈之下,只能将他调到第一排,希望他能认真的学习,但是他依然不拿出书本,拿出各种玩具敲敲打打,将整个课堂搞得一团糟,回过头去用圆规戳课桌,干扰别人学习,甚至大喊大叫,在老师要求他坐好认真听讲是,他说:“我讨厌上课,讨厌上学,是他们让我来的......”数不清的课堂就在他的捣乱中无法进行,后来他甚至在教室到处跑,跑出教室,躺在走廊上......

看着他无法自控的行为,我一次又一次的打通他奶奶的电话,却依然不见他父母的身影,我觉察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要通知他的父母,他的奶奶说:“小孩幼儿园时父母离婚,一直跟着他们生活,他的爸爸一直在外打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回不了家,离异后,孩子的妈妈一个电话都没来过,孩子想的慌。”后来联系到他的爸爸,张同学在教室到处乱扔同学的东西,把物品摔坏、折断,趴在走廊,看到我来就要跑,他的爸爸了解情况后失声哭了起来,小孩没娘,可怜!当我把电话给张同学接听时 ,他极力推阻,不愿意接电话,他恨他的爸爸,听到这个恨字,我的心揪了起来,电话那头是他爸爸的沉默。他的奶奶再一次将他带回了家,他已经无法在学校呆下去了。

和校长反应张同学的情况后,我们一起与他进行了深谈,张同学说:“我不需要朋友,没有人愿意和我玩,我要买玩具他们不给我买,爸爸说好要给我再找个妈妈的,可他一直骗我,那些玩具我可以给新妈妈生的宝宝玩的。”在他“恶魔”冲动之下,其实真正渴望的是母亲的爱,是真正的关怀,在我的鼓励和表扬之下,张同学总是能表现的很好,可是这份表扬支撑的时间不长,就像电池耗尽电力一样,久而久之,这种方法也没有作用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是不死心继续与他闲聊,问他为什么要打别人,他说是他们惹他的,可是班级里面是没有同学会故意去惹他的,都是想方设法的帮助他,开导他。继续问下去,他才告诉我,他一直都觉得有人盯着他,让他很害怕,尤其是到人多的地方,晚上很黑睡觉的时候,他的胆子很小的。我继续追问下去,他说有一次课间,他在座位上玩玩具,钟同学就一直盯着他看,他觉得他是要找他麻烦,他害怕。我的心里一阵惊颤,如果这时候钟同学上前去搭话,一场纠纷又将兴起。

我们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最终,孩子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一种特殊的自闭症,不会与人沟通、相处,行为异常,不合群,情绪极度情绪化,极脆弱。得知病情的第一时间,校长和我去张同学的家里家访,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家访,张同学的家并不寒酸,是两层楼房,看起来不错,家里的大门紧锁,他的爸爸和张同学在家,他的爸爸说:“孩子一直在家呆着,看看电视,在院子里转一转,从小到大,都不愿意出去玩,他只喜欢一个人玩。”看到张同学的神情,他很怕他的爸爸,学校为张同学联系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医生,在家人的关心和医生的治疗下,希望张同学能早日恢复正常,驱赶走心中的“恶魔”,迎来阳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