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课外阅读组活动记录(五)

发表日期:2017/4/5 16:00:4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zfx 有850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课外阅读组活动记录(

    本周王秋媛老师主讲,她选择了一篇文章《赶海》,这篇文章以倒叙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 “趣”事。文章处处趣味四溢,洋溢着浓浓的真挚情怀: 1、赶海经历描写得生动而具体,富有童趣。全文内容紧紧扣住“趣”字展开,文章以赶海为引线,抓住“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等几件形象而充满童真的趣事。2、语句妙趣横生,情景交融,读来回味无穷。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是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好教材。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别用了四个语气词、一个比喻句,此外文章还在第四段用了一种平静、和谐的笔调描绘了夕阳西下、满载而归的情景,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给人留下更多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更通过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动人歌曲“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首尾呼应的方式抒发了小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一份依恋、一份浓情、一份长大后挥之不去的真挚情怀。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颇具所谓圆合之美。

    为了实现由“生活”到“语言”的转换,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王老师围绕“趣”字展开,构建一个以情感为纽带的开放的、动态的、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凭借本文儿童话的语言特点创设有效情境,围绕话题读进去想开来,使文字画面“活“起来。运用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采取以趣引读,以读激趣,以形助读,以读显形,由读入情,以读悟文,读中感悟,美读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唤起他们的独特体验,以便淋漓尽致地感受赶海的无穷乐趣,自由地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挚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赶海》,同学们,还认得这些词语吗?

出示:暑假 舅舅  兴奋  趣事  海星  螃蟹  大虾  

学生读词

师:同学们,请你们试着用刚刚读过的几个词语,描述一下课文内容,词语用得越多越好奥。

学生选词描述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赶海,你会用——

预设:趣

哪一个自然段能体现趣?

预设:第三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都写了哪些有趣的事,可以拿出笔来标一标,写一写。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现在开始。

(生默读、标记)

师生交流我和小伙伴做了三件趣事: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

人们做了哪些趣事: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推敲换词:捉、捡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师:那么,在这三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 用笔把它画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生共同探究三件趣事

1.摸海星

生读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 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教师提醒学生读得要慢一点(摸呀摸呀)

摸到什么样的小海星?(生讲述)

师追问:“你的心情?”(激动,开心·······)

带着感情去读,指读,齐读

2.抓螃蟹

生读句子: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 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 住了他的手。

师指导朗读,重点读出语气词,品味东逃西窜以及束手就擒

3.捏大虾

生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低头一看,哦,原 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指导朗读语气词

师:这只大虾怎么样? 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预设: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品味比喻句,感受大虾的神气威风

生自由读捏大虾

三.感受语气词

师出示: 嘿 哎 哎哟 咦 哦

读语气词

比较加上语气词的第三自然段和没有语气词的第三自然段,感受语气词使得文章生动有趣的道理。

师:是啊,有了这些语气词,语言就会生动很多,赶 海就变得更有趣了。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语气词?

生:吗、呢、吧、唉、呵、呸……

师:知道了那么多语气词,你会用吗?

(出示) (  ) 怎么这么疼?  (  ) 三(2)班的同学真棒! (  )我成功了!

语境中运用:老师拿着考卷走进了教室,(  )我的手紧张得出汗,想起和妈妈的约定,考不到90分电话手表就没了,(  )这可咋办?发到同座位的试卷了,我瞄了一眼,(  )100分呐,真让人羡慕啊。轮到我了,(  )只有89分啊,我的心沉了下去,这时同座位对我说道:“(  )这题老师好像帮你批错了。”我一惊:(  )真是的呢!我应该是94分!(  )我终于有电话手表了。

师:(引读)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 去——

(接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 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师:(读)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 生:(读)“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多媒体播放童声合唱歌曲《大海,故乡》

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和 哪一自然段比较类似呀?

预设:第 1 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讲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在以后写 作文时,你可以尝试使用这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