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慧智组活动记录(三)
发表日期:2017/3/31 11:12:2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730位读者读过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教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 巧设铺垫、引入新课
出示“角”。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师:“角”除了表示人民币单位,动物头上的犄角,在图形中也有角。那么图形中的角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
1、感知角
(1)讨论:你觉得哪一个是角?小组说一说,汇报。
(2)针对“点”的观点研究。
师:看来光指着一个点并不是角,谁再来指一指呢?(出示指角后,小组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2、摸角。
选择一个角用手掌去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边是直直的。)
指角:以后我们指角先指尖尖的部分(顶点),再指直直的(边)。
3、找图形上的角。
学生上台指一指。
总结:看来有的东西上有1个角,有的东西上有好几个角。
4、 抽象出角的图形。
(1)谈话:他们的形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这样的形状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请一名学生上台比划)请同学们将比划的角画出来。
(2)教师相机出示:刚才你们说尖尖的地方我们称它为“顶点”,这两条线我们称它为“边”。我们用这样的弧线符号表是角。提问:现在你知道角有几个部分组成吗?你能说说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指名说、反复说)
(3)回顾:之前我们所说的尖尖的地方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
5、判断角、数角。
(二)、做角
谈话:同学们都认识了角,会数角了。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角呢?你想怎样做角?
(小组成员利用桌上给定的材料做角,稍后上台展示自己做的角。)
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的边,做的都是角。
(三)、比较角
1、知道角有大小。
(1)师:刚才这位小朋友用硬纸板做的角,有没有其他同学也这样做的,举起手来。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角,比比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角有大小)。
(2)提问:为什么老师的角大?你觉得角的大小可能和什么有关?
2、会比较角。
(1)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角,谁能让这个角变得更大一些呢(角的开口变大)?如何让这个角变得小一些呢?(角的开口变小)
(2)两角重叠。师:现在怎么样了?(一样大)
(3)撕掉一些边。
师:现在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和边的长短无关)
回顾: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角的大小和它开口的大小有关,和它的长短无关。那现在的你会比较角的大小吗?
三、 练习巩固、提高升华
1、想想做做3
2、猜一猜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了关于角的那些知识?
五、 感受“角”的美
六、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两条边,一个顶点
(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