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这份感动我真懂

发表日期:2017/3/23 0:00:0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36983 有571位读者读过

这份感动我真懂

 

每年观看感动中国,不同的事迹给予不同的震撼。今年尤其让我内心难以平静的是那位在偏僻山村一待就是36年而且退休仍坚守岗位的“美女”教师支月英,这份坚持给予的是对大山孩子深沉而坚定的爱,无声却胜有声。支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为大山承载希望,不忘初心、永恒坚持,甘愿为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这是何等的高尚。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视频中所讲述的山村生活:崎岖的山村小路,海拔近千米、翻山越岭,全靠两条腿,根本没有公交车来回;艰苦的乡村生活,食品奇缺、自己种菜做饭,更别说穿着打扮了;简陋的教书环境,四面光光、唯独一块破旧的黑板矗立着,更不用说什么教辅资料、学习资料了;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为了生计、家长外出,只有孩子独自留守大山,他们不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更不用说来自老师的爱了。在很多人看来,好像也就那样,并不是很艰苦。但其实不然,只是因为你们没有身处其中,不能感同身受罢了。因为我就是从那样的环境中走出来的,我很能理解36年的这份坚守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而从其中走出来的我都没有勇气再回到那样的生活中去,可想而知这份艰苦有多可怕。

所以,当我看到支老师的行为,不禁潸然泪下,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淡忘了的童年记忆被支老师彻底唤醒。对,我就是来自如视频中介绍的江西,只是在另一个山区而已。山区生活的严峻我现在回忆起来都后怕。简单的泥房,荒无人烟的村子,听不见人的话语声,大吼一声回荡的只有自己的回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点好吃的荤菜,基本都是自家种的蔬菜,需要买点东西必须翻过几座山走上几个小时山路,放牛放羊就是我的童年生活。其实,这样描述感觉不出来几分艰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心灵震撼。在这样环境里,每天能安然度过就不错了,更别说上学了,我当时就是超了上学年龄才上学的,而山里根本没有学校,只能翻山越岭走很远到一个村上去上学,每天早起上学、摸黑回家,小路两边小草上的露水常常将全身都打湿。而这个山区的孩子比我幸运,那就是他们拥有了支老师这么一位愿意奉献自己的好老师,支老师用她瘦小的身躯微山村孩子遮风挡雨,如此忘我,一心系着山里的娃们,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彰显着教书育人的本色。

 19岁,多么年轻的花季少女,不顾家人反对只身一人离开家乡进贤县,前往海拔近千米、最缺教师的泥洋小学任教。36年来,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到“支妈妈”,她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不惧艰苦爱孩子,贫瘠山村撑希望,用自己的事迹行动让山里的人们感受到了她对大山的热爱和对大山不变的守护,让大家相信她是可以依赖的。她渐渐与家长熟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大多数家长才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老公小蔡发现了,他会大动肝火,“跟你活咯鬼,像叫花子一般”!她忍气吞声,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36年来,支月英心中始终只有一个目标:好好教育孩子,好好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山里娃的成长多做点实事。每天,她认真备课、上课、改作业,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还教他们唱歌、画画,与他们一起玩耍。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认可。山花开了,总有孩子为她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总有孩子用书包带来最甜的一捧;她生病时,总有孩子带来滚烫的熟鸡蛋;逢年过节,总有乡亲们送来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

年复一年,情谊就这样根植于支老师的心里,让她难舍对大山的这份情,心甘情愿坚守于此。但是,她的内心也是煎熬的,她亏欠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的孩子都认为自己不是好妈妈,还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对她来说其实更是一种遗憾。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

支老师坚定的选择给予我的是深深的震撼,我没想过回归我的大山,更没有为自己的家乡做过一点贡献,她让我的内心很煎熬,不知道以后的我会不会也有胆量回归自我,走进养育我长大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