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艺体教研活动3

发表日期:2017/3/24 14:30:1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乐乐 有534位读者读过

时    间:

 2017.3.22

活动地点:

 篮球场

主 持 人:

陈乐乐

研讨主题

 三步导“问题导学式”的研究

上课课题

1跳跃: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    2.游戏:单脚接力 

上课人:

陈乐乐

参与人员:

艺体组全体成员

简要过程:

         活动时间:2017322

 

         活动地点:篮球场

 

         执教教师:陈乐乐

 

         参与人员:艺体组所有教师

         

         教后研讨记录:

 

        赵雅晴老师:课的设计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根据活泼好动的学生特点将课的内容渗透到游戏当中,以游戏为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优点体现在:

      1、创设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动作指导准确到位,组织合理有效,提高练习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

      3、关心学生,及时评价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还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李俊老师:本节跳远课,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层层递进的让学生明白重点与难点,通过视听结合,灌输正确的动作及概念,最后的游戏部分,也使课堂再次达到一个小高潮。

     王洪磊老师:陈老师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让生活融入体育,我用情景激发兴趣,用兴趣促进发展,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为形式,将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愉悦的进行练习。培养他们自主锻炼及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了以下几点比较成功。1、本节课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欢乐,培养了学生运动的兴趣。2、成功的体现了体育教学生活化原则,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锻炼身心,并从中获得运动技能。3、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能力。4、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中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5、整节课的气氛活跃,学生情绪愉悦、高涨。6、练习密度、运动负荷较为合理。

      张辉老师: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陈老师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杨綪老师:立定跳远是跳跃动作的重点内容,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跳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跳跃技巧,用力蹬地跳起,脚跟先着地,落地轻巧平稳。陈乐乐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们先认识脚的部位:“脚跟、脚尖”即练习了跳的动作又让学生认识了脚的部位,从而让学生掌握过度作用。在掌握脚的部位后,先领做两腿弹性屈伸缓冲连续动作。让学生模仿喜欢的“高人”动作:两脚自然开立,上体直立,两腿直立,两臂上举。 “矮人”动作:由“矮人”动作变为两脚自然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超人”动作:由“高人”动作变成“矮人”动作向前跳,两臂用力上摆,同时两腿蹬地向前跃出,屈膝缓冲落地。先分解练习,熟练后,将动作连贯起来就形成初步立定跳远动作。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