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次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7/3/13 16:02:5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716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集体备课材料
一、研究的专题:
“问题导学式”研究——从培养提问题做起
二、课题: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指导这些都平面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 使学生在画一画、围一围、分一分、涂一涂等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空间概念。
3、 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在上学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本节课旨在体现“从体到面”的设计思路,通过观察立体图形上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五、能体现专题的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突出动手操作,注重练习的开放性。
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学设计 |
复备 |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谈话: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些积木,请拿出一个你最喜欢的积木,向大家介绍它的名称,好吗? (设计说明:回顾上学期学习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2、 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片。 提问: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 学生边口答,边贴在黑板上。
|
|
二、 操作感悟,探索新知 1、 摸一摸。 谈话:小朋友们,这些图形其实就藏在你们手中的积木上呢!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看谁先找到它们。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是在哪块积木的哪个面上找到的。 2、 画一画 启发:现在我们已经从大家带来的积木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如果它们能从积木上走下来跟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 ,师相机引导:把积木放在纸上,就能把相关的图形画下来。 提出要求:小朋友们的想法真不错,现在就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把这些图形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师个别辅导。 3、 认一认 (1)出示学生画出的长方形, 提问:这个长方形是用哪个积木画出来的?用的是这个积木的哪个面?用这个积木的其他面也能画出长方形吗? (2) 依次出示学生画出的正方形、三角形、圆。 (3)请同学们自主观察这些图形,它们长的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你能说一说你区别这些图形的秘诀吗? 设计说明:让孩子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2条长边和2条短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
|
|
三、 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一题 看来同学们是真的认识这些图形了,老师要考考你们。 出示插图。让孩子们说一说。 2、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图形,你们想自己做一个吗? 出示钉子板,请3位同学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启发: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 说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是直的,可以围出来,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3、 想想做做第3题, 活动:学生自主涂一涂,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4、 说明:这些长方形大小不同,可都是长方形。你们能用一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吗? 用一个长方体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呢?
问:用一个正方体能画出不同的正方形吗?你是怎样比较的?
|
|
四、 回顾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你认识了哪些图形,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图形的? |
禄口小学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谈备课思路,讨论导学案。
2、各教师发表意见,讨论、修改。
二、活动主题:
“问题导学式”研究——从培养提问题做起
三、参与人员: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
四、活动安排:
1、组长宣布、说明活动内容和主题。
2、由岳冬芹进行集体备课。围绕 “问题导学式”研究——从培养提问题做起主题,讲述备课要点和备课想法。
3、备课组成员讨论,进行二次备课、复备,且进行记录。
4、备课组长小结。
5、分管领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