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6-2017下学期第二次数学教研
发表日期:2017/3/13 13:43:4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42833 有704位读者读过
今天,我们禄口小学迎来了第二次数学教研活动,第一节课是刘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的课,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研究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紧紧围绕三条线段”、“围成”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判断等等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用曲线围成的图形、用不封闭的线围成的图形等,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而且在教学设计上,增加了趣味性,课堂生动活泼。刘老师的教学过程整体感觉重点突出,各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是芮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解决问题策略》一课,本节课是运用假设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个体或者团队的独立思维能力,然后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在今天的课堂上,学生没有正确解答问题,好多学生出现了较大的错误,老师选择了重新解读与引导的方式。这样的处理会带来不利因素,一方面学生思维的闪光处没有得到发现与肯定,某种程度上也忽略了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思维上的错误没有得到合理的纠正,学生原有的思维也被老师的思维代替了,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估计学生的错误还是会出现。
总之,课堂要以学生的思维为起点,要以学生的错误(或误解)为难点,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