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7/2/27 16:10:2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752位读者读过
一、研究的专题:
从小组合作入手的 “问题导学式”的研究
二、备课课题:
圆的认识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圆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例3和练一练,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五、能体现专题的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通过寻宝活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画出宝物的位置,为认识圆心和半径打下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的习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然过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关系,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总结,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画画、量量、折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
复 备 |
1、激趣导入 师:摸图形的游戏: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摸出圆形,并说说为什么一下就摸到了? (设计思路:通过寻宝活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画出宝物的位置,为认识圆心和半径打下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的习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2、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
|
3、你能画出一个圆吗? 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画圆。 交流,你是怎样画圆的。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 师示范画圆的步骤: 确定位置(定点)、确定长度(定长)、旋转 师:圆各部分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课本,你都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师:为什么你们画的圆在不同的地方?(圆心决定了位置)大小一样吗?(半径决定大小) 师:自己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生动手操作,投影展示。 (设计思路: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画圆的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已初步感知圆心和半径的基础上介绍圆各部分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 |
|
4、自我认知 (通过自学,学生认识完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例3。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根据准备好的圆,自己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同桌交流。 (设计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关系,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总结,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画画、量量、折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5、联系生活 师: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下面的问题吗? 视频出示:篮球比赛时中圈跳球的场景。 问:为什么队员要站在圆圈上? 图片出示:自行车车轮 问:问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放在那个位置才好呢? (设计思路:联系生活中人们对于圆的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6、图片欣赏 师:瞧,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小结:这一切,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正如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 (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要尽量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欣赏生活中的圆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圆无处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