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论文案例>>文章内容

教育案例

发表日期:2009/6/15 14:49:5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774位读者读过

案例背景:
     去年九月又迎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一年级新生,很荣幸我成为了他们的孩子王。刚开学,在一(5)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孩子,他上课一会去关窗子,一会儿排凳子,一节课下来根本坐不住,提醒了好几次,他连看都不看我 。下课的时候,我说鹏鹏你留下来,没想到他撒腿就跑,有两个男生就帮我去追他。没过多久,他们班主任气喘吁吁的跑到五楼说:“潘老师,你以后别管那孩子,他有自闭症,刚刚满校园的跑,我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他。”
     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一直都没敢去管他,只是在细细地在观察这个孩子。我一直在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管就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了吗?难道我们教师就不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吗?一段时间观察下来,我发现他很愿意去做一些事情,于是我就把课前开窗,课后擦黑板这事交给了他,没想到他可积极了,我在班上立刻表扬了他。我说:“鹏鹏真是一个勤快的孩子,为我们大家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如果他平时看到老师和同学能主动的打招呼,我们一定会更喜欢他,对吗?”班上的孩子七嘴八舌的说:“他从来不和我们玩”“他有点怪怪的”“他什么也不会”......我趁热打铁,把鹏鹏喊道前面,拉着他的手说:“其实鹏鹏告诉过老师,他很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只是他没有这个勇气,老师希望今后你们能带着他一起学习、一起玩,这样我们的一(5)班才是最团结、最棒的班级,对吗?”孩子们一起说“对!”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已经看到了孩子们这种集体荣誉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鹏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校园里看到我会打招呼了,课上也会举手发言了,和其他同学也有交流了。我想这是很多老师一起努力的结果,如果我们当初只是视而不管,那这个孩子会更加堕落。
     反思:
    《新课标》的出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新课标》不仅对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的理念作了全新的表述,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学会激励、尊重和理解学生,从而使学生外在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并真正体现 “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
   1、音乐课堂中我们要学会鼓励孩子。
     课堂中,我常常发现许多胆小的学生,他们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进行歌唱表演,甚至不敢抬头看老师一眼。特别是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有脆弱心态和要强的心,如果处理不好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用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来激发他们,培养孩子们的自豪感。“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这是一名家长在自闭症网站上的留言。课堂上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时,鼓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学生的最高奖赏。
   2.音乐教育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则说的更为直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往,我们比较关注智障儿童、弱势群体的缺陷、弱点、短处。很少去关注他们的潜能、特长、闪光点。更谈不上去挖掘、培养他们的潜能、特长。现实生活不乏有一些案例:有的智障学生口语不行,但某门学科或某一方面成绩突出,如数学,地理。有的智障学生生性好动,十分顽皮,但有音乐或其他特长。著名儿童音乐指挥舟舟就是一个实例。所以在课堂中,我们不可忽视这些孩子的存在,要用更多的方法、更多的心思在这些孩子的身上。
    3、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在音乐课堂中,如果老师仅做到信任学生,不注意尊重学生,单有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被学生认可的。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倾听孩子们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会碰到许多小事情,而他们都会当成大事情并自觉地报告给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认为妨碍课堂进度,而立刻制止他们的报告,结果会发现,学生因报告后得不到理会而窃窃私语,这才真正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记得有一次音乐课,有位小朋友报告说有人扔垃圾给他,当时我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可能是认为没有举手就说话,老师不理他,又举起小手,可我还是不理他,过了一会儿,他的桌子底下传来嚓嚓的响声,许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并争着向我报告发生的事情,我的课只好暂时停下来。这次教训我非常深刻。其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会使孩子们产生满足感,从而增强注意力,课堂教学才会得以顺利进行。

    4、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首先,必须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要引导他们从实际认识到:小组,班级,少先队组,学校都是集体,祖国是最大的集体,我们都是集体中地一员。然后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游戏有多种多样,一般多是全班同学集体参与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因此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拔萝卜”的游戏,明显地体现集体力量大的道理。这个游戏既简单,容易掌握,又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通过游戏深深地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学生玩得生动,活泼,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在音乐课堂中潜移默化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不仅仅是激励、尊重和理解,而是通过这些方法的教育,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我从这个孩子的身上领悟到: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孩子适当的机会,团结的意识;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努力塑造健全人格,从而打造出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