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文章内容

提高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主动力

发表日期:2017/1/5 14:59: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良力 有608位读者读过

增加教学灵活性,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受制于预先安排好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失掉一些自己的东西,教学变得不自由,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显得中规中矩,没有创新性,那学生的成长自然就会被带入预先设定好的发展之中,同样也会失掉自己的一些个性从教学的各个分析所得,四年级处于不论是教学的客观外在条件还是教学主体的主观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四年级,教学任务难度的突进,也成为教师放弃新方式依旧实行“老套路”的直接选择。

学校应多提供给教师培训的机会,要想教师行动的改变,最为主要的还是其理念的创新。教学调查中发现自主学习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是如此的排斥,但是他们往往也会碍于多方面的条件阻碍,无法实行,所以学校要提供充足的条件支持鼓励教师的自主创新。

现在的学校教学,会出现老师“偷懒”现象,年级教学会有集体备课的形式,但是大部分的老师会依靠“万能的集体备课”,按照事先的备课内容开展教学,使得年级教学多数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所以学校在对教师做好必要的培训准备之外,重要的是对教师的考核与测评,深入课堂观察其实际的教学,给教师自主教学的时空,让其大胆教学,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鼓励与支持教师理念创新,尊重与关心学生自主发展

在现在的部分家长及老师的眼中,认为学生就是等待甘霖灌输的小树苗,而自己就是甘霖的播洒者,小树苗是没有自己发展的机会与能力,但殊不知他们却忽略了小树本身所具有的精华与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发展的个体,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也许有的学生当前的成绩是不好,但是作为教育者,是否注意到自己学生或者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呢?作为教育者,应关心与爱护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即使是现在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更需要的是教师及家长的关心,否则会让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没有教师及家长的帮助,再凭借自己的不成熟的自觉性,很容易让学生就忽略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如今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没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因自己本身就具有的的低的自觉性被落在后列,而且也会使得家长最后也只能是“破罐子破摔”的教育心态,教育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如此下去,“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重视亲职教育,加强父母自身素质建设

调查所得父母现在的生活情况及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改变陈旧的观念,必要的物质生活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更渴望的是家庭的和谐,重视的是家长对于自己学习方式的理解,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自己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摈弃应试教育的束缚,为孩子的发展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家庭能给孩子在学校无法实现的教育。

“终身学习”的提倡并不是一句空话,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孩子,父母永远是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所以在父母督促孩子学习同时,自己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客观民主的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给孩子自由学习的时空。

早在1993年我国台湾学者曾嫦嫦出版过《亲职教育》一书,书中介绍了“亲职教育”的定义,即“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分的教育,体认父母多元角色的教育功能,指出父母教育子女的根基在于亲情流露的至诚指导,而不在于伦理常规的训诫管理”。

调查表明,母亲的家庭教育影响大于父亲,所以母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更要树立良好的典范并且寻求适当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孩子对于母亲的心理依赖要大于父亲,所以妈妈更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要懂得去尊重、倾听与表扬孩子,但不是一个劲儿的宠爱,而是要在倾听与沟通中相互学习,主要的是要学会理解与倾听,这样也是在间接的培养孩子的一种自主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指导。

    家庭的和谐,父母的理解,只有在这样一个安宁祥和的家庭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去专心且更用心的进行自己的学习,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可忽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及对于孩子的理解尊重在孩子发展成长道路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物质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是小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理安全,尤其是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要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心理情绪。父母要多陪伴自己的子女,这样让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习时才能省去后顾之忧。

    

    评价方式多样,角度多变

积极有效的评价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通过这次有关自主学习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渴望教师对自己重视,渴望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支配好自己学习的方方面面,但现实往往就是以成绩定未来,这样不仅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同时也是遏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都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所以教育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发自内心的对学生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功进行表扬与赞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做回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成绩与自主学习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方式,何谈去提高自己的成绩。教师及父母要改变自己的评价方式,让评价要真正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契机,要评价到位,角度多变,关心现在成绩还不是很好的学生,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发展的潜能所在,给他们以发展的动力。

    教育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将自主学习的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人口学三个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研究发现,自主学习未因性别,家庭结构及现在家庭居住地有别而产生显著性差异,即不同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为城镇户口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发展没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对于教育者,教师的教育态度应中立且明确,教育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不能存有不同性别或因家庭背景的悬殊而产生不公正的待遇,虽教师队伍中“偏心”现象极为少见,但是不能排除这一情况,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均衡性,所以教师及家长对不同学生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而应是积极的挖掘每个孩子自身的潜力,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