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
发表日期:2007/11/21 12:37:3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73位读者读过
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
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卫国兰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过过生日吗?过两天就是我们班的双胞胎成文、成武的生日了。今天我们班提前给他们过生日。学生唱《生日歌》,师展示吃的食品,(可用图片代表,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个蛋糕)这些食品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两个人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
问:什么叫平均分?
谁来说说你愿意帮助他们分什么?(演示:每人分得2个苹果,1瓶矿泉水)
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1个蛋糕吗?那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个)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评: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出发,在学生已掌握的平均分的基础上,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经验体会“一半”的结果,从而引出新的知识。也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亲切,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 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师演示分蛋糕(平均分成2 份)
师: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教学写法:先写横线,在横线下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师逐步板书:1/2),指着1/2,这就是分数,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打开书P98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读课本。
交流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答,师板书)
师: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另外半个也是这块蛋糕的1/2。
【评:这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采用学生自学后交流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2. 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全班交流不同的折法。
⑵讨论:刚才几种折法都说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几种折法不同,都是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成2份,所以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都用1/2表示)
⑶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为什么?
3. 认识几分之一
⑴谈话:分数王国里除了1/2,还有其它的好多分数。
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有长短不同的线段、形状不同的图形。)请你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小组活动。
小组交流,把你喜欢的分数介绍给大家,说说找的过程。
⑵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让学生直接填写,再集体订正,选择一至两题说明理由。
【评: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折纸,用不同材料找出自己喜欢的分数等活动,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数学思考。】
4. 初步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⑴猜测:1/2和1/4比,哪个大哪个小?
⑵验证:学生活动,用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1/4,涂色,比一比,板书:1/2>1/4(或1/4<1/2
谈话:再用一张同样大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8,和上面的两个分数比一比,会怎样?交流得出:1/2>1/8、1/4>1/8(板书)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在小组内交流
【评:让学生先猜测哪个分数大。再通过折圆形纸片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想想做做第6题。
(1)《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
《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的几分之几?
(2)哪一部分大一些?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 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子课题——认识几分之一),你能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分数的例子吗?
【总评】:这节课的教与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教师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节课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活动方面,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同时,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