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故事班会课程化建设团队活动(一)
发表日期:2016/9/19 10:05:4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613位读者读过
2016~2017年度故事班会课程化建设团队活动(一)
做一个“有味”的班主任
毕长虹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所有的年轻班主任,为大家做一个工作的汇报或者称为经验交流。我想用名人的话来做为我今天的开头:老教育家于北辰说:“天下之主任多矣!”而班主任则是“极重要、极普通、极光荣、极伟大的主任”。一名小学教师不当班主任,就不会尝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交流的题目就是——做一个“有味”的班主任。
一、爱自己
教育,简单解释即为教书育人,我觉得顺序要换一下,就是先育人再教书。我们班主任包括教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就是就是教学生怎么做人,怎么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冰心的一首短诗我非常喜欢: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一路播种一路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播种幸福,将幸福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尽心地呵护使其在学生的人生路上开花结果,使幸福之花伴随学生成长。
我们要想把幸福的种子不撒在学生心中,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吗?我想大家的回答都应该是肯定的。但今天,此时此刻,我们是以班主任的身份坐在这儿,所以我想把问题改一下,我们是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吗?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首先得有自我满足感。
请大家配合我做一个实验:伸出你的双手,用力握紧,哪一只手更有力量?哪只手更灵活自如?从出生到现在你的两只手哪只手更辛苦,付出的多?当然还是右手。如果有一天,你不幸需要做出痛苦的选择,必须放弃一只,你会留下哪只手?
我们现在做班主任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越辛苦,付出的越多,我们就变的更加能干,付出的过程就是你我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坚持下去,我们就会成为人群中的右手。
当我们被调皮的学生气得浑身发抖时、当我们被班里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时、当我们为了班里学生的成绩夜不能寐时、我们就会思考,就会想办法,这样就会进步,就会成长,就会逐渐变成百毒不侵的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要再觉得班主任的工作让人心肠寸断了,因为正是这些繁重与繁琐让你成为了人群中的右手。感谢一个一个调皮的学生、一个个困难、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委屈,才使我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心胸得以开阔、忍耐能够长久、心理能够平衡。我们都登过山,每迈出一步,就付出一份,也就升高一个台阶,登山如此人生也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想快速的成长,成为人群中的右手,那就去做班主任吧。班主任工作不应仅仅留给你的是繁琐与痛苦,希望你痛并快乐着,希望你每天能带着微笑进班级,希望学生每天也能因你而开怀大笑,希望你的笑声能感染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虽尝痛苦滋味,但更尝有为快乐!希望你们都能做一个面朝学生,春暖花开的班主任!
二、爱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琐碎:这个学生迟到,那个不交作业,你骂我一句、我擂你一拳……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工作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进步的基石;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给今后的教育带来更大的麻烦。学生的内心丰富、充满矛盾,班主任不能指望通强迫进入他们的世界。而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在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敲门的艺术”,那怎么样才能敲开学生的内心呢?
1.责任心
责任心即自觉地把份内应做的事做好的心绪和情怀,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我们教师来说,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还可以重头再来;而对于家长,只有一个孩子,根本不可能重头再来。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百分之一,可对于家庭来说他就是百分之百。所以这就必须把我们的责任心分解在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去,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手中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健康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
2.公心
不可否认,在学生的眼里和心里,班主任的形象是十分威严高大的。作为“一班之主”,要时刻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情绪、兴趣及行动上的影响,特别在对待学生的态度问题上,务必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事例:不同的老师造就了不同人生----三毛和席慕蓉
初中时,三毛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几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把数学题死背下来,三次小考,都得了满分,数学老师认为她作弊。她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作弊,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辱我。”
被冒犯的老师气急败坏,单独给她发了一张根本没有学过的试题,让她吃了鸭蛋,之后拿蘸了墨汁的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让她去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 这件事使她休学在家,自闭了七八年,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也养成了她终身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
我们看看与她境况相同的另一个女孩的经历: 席慕容同她一样,国文也出奇的好,但数学相当糟糕,读到初三,数学要补考才能参加毕业考。她只好整晚不睡觉,把一本《几何》从头背到尾,以尽人事。 第二天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道题让全班演算。她背会了3道,在下午的补考中得了75分,终于毕业。后来,那堂数学课连同数学老师关切和怜爱的眼神,一并成为她生命中温馨美丽的记忆。
3.耐心
近日,读了一篇题为《做从容的教育》的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练太极拳,要全神贯注、用心体会,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才会有教育的登峰造极。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细细品味这句话中的“慢活”、 “细活”,感受着作者向我们传递的教育真谛:教育需要耐心。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权修》一篇中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古人早已知道,人的培养是一辈子的事,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程。就让我们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指导,给学生搭梯建桥。耐心发现,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耐心教育,找到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工作重点是做好每个同学的思想工作,而每个人的思想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做思想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对待“屡教不改”的学生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牵住“牛鼻子”,然后采用多种方法,既有暴风骤雨,也有轻言细语,促膝谈心,防治结合。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遗余力地表扬,促成他们的转变。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能持久。
4.同理心
心理学理论中有个词叫“同理心”,也叫共情、共感,是指个体一边倾听他人的叙述,一边进入对方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紧紧抓住对方内心,并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语言准确地表达对对方内心思想的体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班主任而言,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就要在倾听学生倾诉的同时抓住学生的内心思想,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内心深处懂得学生的烦恼和忧愁,找寻其根源,然后再从他们的角度对症下药,合理的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烦恼。
此时的罗恩老师在劝告这个孩子时的表述非常的有教育的艺术,罗恩老师能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体验这个精神世界,他的话语戳中了孩子的内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同理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善待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多一些善意的鼓励,少一些严厉的责罚,用老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引导、帮助他们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充分享受教学过程的种种健康的情感,与生同乐、同忧、同进步。
三、总结
虽然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繁琐,但却意义非凡,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创造,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要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要做一个“有味”的班主任,以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因为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引领去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