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个好习惯
发表日期:2012/11/19 10:44: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 有953位读者读过
每周一个好习惯
贾蕊欣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进入学校上学,活泼好动,以前在家有父母宠,在幼儿园也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所以刚刚进入小学的他们难免自由散漫,顽皮淘气。而学校的规矩多,上课下课,班级内外,学习、纪律、卫生,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有规矩和要求。因此,一向自由惯了的小朋友很难适应学校的生活,记不住学校的诸多要求,更别提条条遵守。于是,在老师看来,他们调皮淘气好动,坐不住板凳,一下课就像脱了缰的野马,管都管不住,这也是让我这个新任一年级班主任最头疼的事。
一开始我想象得太过乐观了,以为什么要求都跟孩子们讲清楚了,孩子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可是几天下来,一点起色也没有,下课依然追逐打闹,上课还是会随便讲话溜号,班级卫生还是一团糟。于是我就用上了最笨的方法——看着,有时间就到班看着,看到违反纪律的就批评说教一通。一开始效果很明显,但是时间一长,就发现这是疲劳战术,老师也累学生也烦,学生习惯了有老师看着就更难培养其自觉性了,老师在就表现得好一点,老师一离开就原形毕露。这让我愈加头疼了,班级总不能一直靠“看管”维系啊。
后来有一次跟大学同学聊天,聊起以前的一门选修课,我突然想起当时老师讲过: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于是我豁然开朗,学校的规矩和要求这么多,小孩子哪能一下子记得住,就算记得住又有几个是那么听话的孩子,能完全按要求去做?让小孩子一下子记住要求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简直难为孩子。他们一开始做不到是正常的,作为老师自己着急,是跟自己过不去,也是违背孩子本性的。跟小孩子讲道理,他们是很难接受的,也很难理解老师的苦心。
于是,我调整做法,决定按照这个习惯培养的周期和方法来培养孩子在学校的习惯,把要求变成习惯,甚至变成条件反射的反应。我的做法是,倡导每周一个好习惯。
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在每周一的晨会上,告诉孩子们本周要养成的好习惯,比如:本周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看到地面有纸随时拾起来,老师和班级干部负责观察,看到做得好的同学就奖励一颗小五星,等到周五班队会的时候做一周的总结,看谁每天都得到了小五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倡导大家向他学习。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所以很有可能过个周末孩子们就忘了这个好习惯了,所以在下一周的时候要反馈,也就是说在养成新的好习惯的同时还要继续考察上周的好习惯是不是继续那样做的,对于表现得好的同学发两个小五星以示奖励,而没有继续做到上周养成的好习惯的同学就要被罚扣掉五星。这样一周一周循序渐进,孩子们养成的好习惯越来越多,很多同学不用老师看着,也能自觉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在“每周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还常常出现反复的情况,有时候连续几周小朋友都能保持住这些好习惯,但有时候会突然倒退,一周之内违反纪律的情况多次出现。这时就需要老师严格奖惩制度,及时规范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