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6--2017年第一学期慧智组活动记录(二)
发表日期:2016/9/28 10:44: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567位读者读过
一、研究的专题:问题导入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二、备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安排了例1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安排了例1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画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的基础。
五、能体现专题的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解题主要是培养思维能力,而不是套用现成的结论。所以知识并不需要非常之多,重要在于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化的解题经验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不仅仅是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即基于解题的经历,形成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进而通过反思和提炼,形成解题能力。可以说,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六、能体现专题的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 |
复 备 |
一、 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1、谈话: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 2、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摘5个,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 3、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摘的是第一天的2倍,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 4、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摘的是第一天的2倍,小猴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 5、先将条件补充完整,再解答。 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__________________,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 交流:谁来说一说你补充了什么条件?怎么解决问题的? 学生展示预习单,汇报 问:求出的都是“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为什么结果不同?补充的条件和什么有关? |
|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教师读题。 问:通过读题,已知了哪些条件?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多名学生回答 预设:已知了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问题是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师:你读题可真认真!我们一起来把题中的条件读一读。(学生齐读) 问:条件读完了,你能解释下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吗?(板书: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回答。 师:这个就是这个条件包含的隐含意思。我们发现,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5,其实一点儿也不简单。他表示的是后一天摘的桃比前一天多5个。 也就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了5个桃,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了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了5个桃,第五天比第四天多摘了5个桃…… 你能求出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2、小组交流 任选1个问题解答。 问题1: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问题2:小猴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我选的问题是( ) 尝试解答:(任选一种方法解答) 谈话:这两个问题,你解决了哪一个,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3.说解题思路 师: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你打算先根据( ),求出( ),再求…… 和同桌说一说。指名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先根据( )和( ),求出( )? 师:我们根据第一天摘了30个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可以求出第几天摘的个数?你们会求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吗? 4.交流不同解法。 (1)填表 师:谁是用填表解答的?你把思考过程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求出第二天摘了35个的? 学生说解题思路,教师指着板书演示。 然后呢?根据什么求出第三天摘的个数? (2)列式计算 师:有没有是用列式计算解决的? 指名说一说,教师出示算式。 师:这个同学求出来的答案是不是“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3)交流其他方法(没有省略) 师:有没有同学想出第三种方法的?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回答。 5过程回顾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填表的,有列式计算的,在不同的方法背后,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补充完整课题:的策略) 师:策略这个词听说过吗?是什么意思?
|
|
三、 练习运用,丰富体验 1. 想想做做第1题。 2. 你能说说怎样解答提出不同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