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16/6/27 13:52:1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贯茜 有886位读者读过
五年级(下)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一、基本分析:
本次参考人数为306,全校均分82.52,及格数为277人,及格率90.52%,优秀数151人,优秀率49.35%,综合分在79.09,而五年级上学期综合分在80上面,这次期末考试整体有稍微的退步。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试题分析:
整份试卷题型结构、试题内容分布全面、合理,题量适中。试题考查了本册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的有关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分析
1、从学生的做题情况看,他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口算题,特别是分数的口算学生容易出现不约分、不化简的情况,这样的陷阱在学生的细心以及在我们老师对学生多多提醒,特别是提醒他们关于这方面的检查的情况下,进步的非常好。
3、学生的分数简便计算做的比较好,这一计算能力方面掌握较为扎实,失分较少,这与我们平时的练习是分不开的,这一点我们也会继续保持,但是对于验算这一点,需要让学生注意的是,不能将验算后的结果作为最终的答案。
4、对于方程,特别是分数方程,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有点困难,,许多学生错误率开始上升了,这一方面在六年级还希望老师们多加练习。
5、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在本次测试中比较难,基础薄弱的学生做起来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解题思路明确,确实令我们老师很高兴,特别是关系组合图形的周长,需要学生仔细的去分析它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去一步步解决。
6、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题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解题的灵活性较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如应用题的种树题,可以先求出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减去里面小路的面积,或者通过直接算底和高求面积的方法,出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有些学生个别有错误,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五、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的方面和学生学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教的思路不够开阔。对于一个知识点,有着哪些多种考查的方法,教师不能在训练中全面的考虑到;同样的一句话,可能会变化出其它的哪些相似的说法,学生能不能由此引发更多的联想,教师的训练不到位,意识不强。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将每节课中单一的知识点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或换种说法去描述,或顺向逆向更替,不断地变化数学中的题型,使学生能更多地触类旁通灵活地解答题目。
2、教师知识讲清讲到了,但没有练足练够。事实证明仅凭新授课上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光有对知识的认识和清楚,而没有达到熟练的应用,就不能真正地形成数学能力。今后教学中,在课上学生会说的基础上,课后加大练习的力度,尤其不能忽视一些极其简单或看起来简单的题目,在一段时间的周期内多反复的训练,直到巩固。为了避免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忘记或生疏,还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再返回头来,重复地练习。
3、教师与学生交流少,与家长沟通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教学,但没能创设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困惑。虽然有时也爱开一些玩笑,但多数时候是比较严厉的,因为他们离自己的要求太远了,有些急着想弥补他们知识上的问题,而没能真正地贴近他们的生活。今后为了这些不及格的学生能有所进步,我会抓住各种机会和创造各种机会与家长联系沟通,通过交流与对话,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共抓共管,尽量想办法摆脱教师一方什么都管的现状,也可以让这些不及格学生的家长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解孩子的现状,理解老师的工作,认同老师的一些做法,使孩子有所提高。
4、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基础有限,平时的教学中较注重于简单基础题的强化训练,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解答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今后,多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能把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解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