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5-2016第二学期一年级集体备课材料(五)
发表日期:2016/6/22 9:02: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37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2015-2016第二学期一年级集体备课材料(五)
主备人:周苗苗 备课时间:2016.4.2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不同的表现和结果,学习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遇事不慌的好品质。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二、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司马光》
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
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
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
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最后一句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
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三、 独特的设计理论依据:
本文是一篇警思类童话,语言生动、质朴,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教学时,运用以读为本探究体验式的朗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要传递的价值观,懂得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冷静、遇事不慌的道理。并通过读书感悟,培养学生初步的续编、创作等语文基本功。
四、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举例
教学设计 |
复备 |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以为新培养,他很特别,想认识他吗?来请他做个自我介绍吧。 2.播放录音和司马光图片 3.从他的自我介绍中你知道他是谁了吗?板书:司马,介绍复姓,名:光,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4、他是什么时候的人,从自我介绍中得知——古时候,引出课文的第一句,齐读。 5.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的课文,他小时候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初读课文 1、打开语文书22课,借助拼音,先试着读读课文,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 2、读完第一遍的孩子起立我看看,捧着书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这遍读呀,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可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二)学习生字。(展示课件) A学习8个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点击鼠标,出示8个要求会认会写生字的画面)谁来读? 2小老师教读。(拼拼音教读,齐声跟读三遍) 3、带拼音齐读三遍。 4、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分大组读、分男女生读) 师导:大家读得可真带劲!我们来开个小火车吧? B学习7个只识不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可难了,你认识吗? (点击鼠标,出示7个要求只读不字生字的画面) 2、带拼音齐读三遍。 . C、同桌互相抽读。 (三)学习词语。(出示卡片) 1、开双人小火车轮读。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老师准备了一些特殊的词语:“一朵、一块、一不小心、一口,”“古时候、花园里、下面、装满了”等,想和它们交朋友吧?开双人火车,准备好了吗? (注意一声调的变音和轻声。) 2、打乱顺序齐读。 师导:词语宝宝变魔术,调换位置还能读吗?大家一起来。 (表扬:自己夸夸自己) 三.带着新朋友再次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小声读文。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和词语宝宝决定带咱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做客,它们的家在哪儿?就在咱们的课文中。看着书,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读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语的读音。 2、分段指名读,指导评议。 师导: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是最棒的,举起小手,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余孩子捧好书专心听,听他们的声音是否洪亮,字音、句子是否读正确、通顺了。 师引导评议。 3、师生齐读。 师导:孩子们说得很好,只要注意刚才评价时所提到的几个地方,认真细心些,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想试一试吗? 4、带着问题自己读。 师导:谁和谁在花园里干什么?1.学习课文第一段。引读第一小节。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 “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 ─”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 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三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 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学生练读、评读 角色扮演,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学与做同时进行, 加强学生的记忆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 5、引导交流。(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馈) 五、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师范写。 师导:哭字很简单,笔画比较少,可是粗心大意笔顺就容易弄错,哪个孩子愿意当老师教教大家哭字怎样写?......看明白了吗? (2)多媒体展示正确的写字姿势画面,提出写字要求。 师导:要想把字写好,正确的写字姿势也很重要,看看这个大哥哥他的姿势美吗?......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学着哥哥的样子,拿出你的小铅笔在语文书上136页描红一个由字。 (3)学生描红。 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记忆字形,并相机指导书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