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一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一年级语文校级教研活动(四)

发表日期:2016/6/22 8:55:3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519位读者读过

一年级语文校级教研活动(四)

授课者:魏奇缘

 

评课记录:

陈老师: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童话故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很自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配合上直观的图片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魏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图文结合,朗读品悟去设计本课,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评价人物的优和劣。同时新标准强调低年级的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这一点出发,我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悟读、演读文本。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而且读出人物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结果。在本设计中我抓住了文本中的空白部分,大胆设计,让学生扮演花儿采访、老师扮演草儿采访,感悟人物形象。还让学生发挥想象,模拟蝈蝈神态、语气,演绎一段精彩的生活。

徐老师:魏老师采用随文识字教学常模的组织教学,将词语的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课堂上,老师注意用多种形式引出段落和词语,如“夏天”是通过看夏日图引出,“冬天”是看图听北风的声音引出,“个个”是通过评价学生的朗读引出,“自由自在、幸福、痛苦”是通过总结性谈话引出。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是通过谈话引出,第三小节通过看图引出。同时老师也注意将理解词语分析字形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如“汗”和“粮”的字形记忆就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附教学设计:

20.《蚂蚁和蝈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进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2、读拼音,写词语。

guòdōng mén dòng  lěng tiān zì yóu zìzài  hàn shuǐ

(     )(       ) (     ) (      )(      )

二、精读感悟。

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

(通过图画的是夏天发生的事情,在前;另外的插图,画的是冬天的事情,在后)

(1)自主看通版图,自由练说。

指名当众说图意。

(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冬天)什么内容。

2、课文是怎样说的呢?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天气、谁、干什么、怎么干的)

①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②这时,蚂蚁们在干什么?怎么干的?

(板书:搬粮食  蚂蚁 夏天  背   拉  满头大汗)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蚂蚁的表现。(勤)

(3)用赞扬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突出重音:真、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问:这一段写了什么?(谁  干什么  怎么干的)

①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象一下,会说些什么呀?

②蝈蝈这时在做什么呀?(板书:乘凉  唱  谁   自由自在)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懒)

(3)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讽刺)突出重音:笑、躲、唱、睡、自由自在。

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指名读。

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结尾说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神气过?

(3)为什么现在蝈蝈神气不起来了?(又冷又饿)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板书:辛勤劳动   生活幸福)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一道理的?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练习用“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2、继续朗读课文,准备背诵。

3、想一想怎么演这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20、蚂蚁和蝈蝈

                 蚂蚁                 蝈蝈

夏天               搬粮食                乘凉

背   拉  满头大汗      唱  谁   自由自在

冬天              装满粮食                又冷又饿

只有辛勤劳动,才有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