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活动形式下的阅读思考团队研讨记录(八)
发表日期:2016/6/14 9:33:2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714位读者读过
同读一本书活动形式下的阅读思考团队研讨记录(八)
最近,我们团队针对如何掌握阅读方法读好一本书,在课下积极研讨,撰写反思。
如何读一本书
卞良燕
读书是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最快的方法。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以下是我的思路: 首先要提出问题。你看这本书究竟要学习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还是只是随便浏览呢?在打开书之前,你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这一步是很多人漏掉的,大家已经习惯了读书就是为了考试,或者读书是为了消遣,所以根本不提问题,直接开卷。
当你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时候,这种态度就不行了。 然后是浏览目录,理解作者的思路,并估计自己问题的答案在什么地方。这一步会引发你的思考,让大脑开始变的主动而不是单纯的接受。同时还可以分清重点,把精力放在你不懂的地方,对你懂的地方则简单带过。这一步很重要,主动、活跃的大脑才能接受最多的新知识。
在阅读全文后,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做笔记。重复是学习之母。只看一遍书是记不住的,必须要多重记忆,最好是积极的记忆。做笔记就是一种最积极的重复记忆。它会让你思考、消化并牢记书的内容。日后看看笔记,就知道书的内容了,还可以作为读书数量的记录。 必须要说的是,以上几步是一般人看书略过的,所以能自己从书中获得知识的人很少。这几步会很花时间,甚至长过你看书本身。但是,你投资了这些时间进去,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假读书。
阅读的技艺,不走弯路
贯茜
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或者说让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技艺,不走弯路。
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基础阅读主要描述了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只要掌握了语言和文字就能够达到。检视阅读则讲述了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应当先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书的类型,在讲些什么,作者的目的或者意图,对读者有什么帮助等问题,并且要很仔细看书的前言,索引,特别是目录。这样才能够在花时间看这本书之前,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没有帮助的书浪费读者的时间。
第二部分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不适合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第一个阶段的教导对我的帮助很大,告诉我要先对一本书分类,再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一本书在谈什么,再将全书的大纲分出来,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则让我在面对一本论说式的书时,不要对里面繁多的论证害怕,而是能够从容的面对作者的论述,更好的理解一本书。不过分析阅读的规则很繁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掌握住,需要不断的运用作者的规则去阅读书籍,就能够更好的掌握作者所教导的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讲到在面对不同类型读物时,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当然有一些规则是不变的,比如要先了解所读书的类型,主要讲什么,作者的目的等,基本上适用于每一种读物。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在面对论说式的读物和在面对想象文学时,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面对论说式读物时主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分析阅读的方法,但在面对想象文学时,却不同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想象文学并不是靠分析和列大纳等方法可以掌握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的。作者告诉我们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接受作者的主题和想法,这样才能够进入到作品当中。同时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尽量快的把全书看完,不要将故事情节分割的太厉害,不然就掌握不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也就掌握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了。在这一部分中,让我对阅读想象文学,包括故事,戏剧和诗都产生了以前所没有的兴趣,这点给我很大的帮助。
第四部分讲到了主题阅读。但目前来说,这个阅读方法我还没办法去领会,虽然作者说这个阅读方法才是最高级的阅读。因为这个阅读主要针对在研究某一个主题时才采用的方法,但目前对我来说,我还是处于在积累知识和掌握方法的学习过程当中,更多对我帮助的是采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还有阅读想象文学的帮助。不过我相信,在将来要写论文的时候,我还需要来向本书的作者取经,来详细的学习主题阅读的方法。或者不需要等到写论文的时候,可能更早,至少我希望我能够更早的进入到研究的行列中,虽然这不容易。
书的最后列了推荐书目,但由于是英文的,而且都是西方的名著,所以我暂时还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看它。最后是一些检验阅读方法的测验,但对我的帮助不是太大,看以后有时间再回过头来重新领会这本书的作用。因为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涉猎不同方面的书籍了,这本书的教导已经使我重新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激情。
阅读,我们真的会吗?
刘春燕
我们可以把阅读分为4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学习和强化的是后三层次的技巧。
检视阅读用于2种场合,1、我们需要看看这本书是不是“好书”,值不值得我们投入各种成本去阅读它。2、我们开始阅读这本书,检视阅读是第一步骤,系统综合了解这本书的论述,并判断我们是不是需要细读这本书。
检视阅读第一阶段:系统略读。步骤是:看书面、看序言、分析目录、挑几个篇章和段落阅读。检视阅读第二阶段粗浅阅读的步骤:不停顿、快速阅读整本书。检视阅读时需要提问:这是怎样的一本书?这本书谈的是什么?作者借着什么样的架构来说明他的观点。同时记录下这些笔记,这个笔记是“结构笔记”。
分析阅读时需要分析了解、理解的是作者的概念,随着对概念的理解、提问的深入、会逐渐出现你的观点。这个过程的笔记就是概念笔记。
找好几本书作为一个主题进行主题阅读,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由你组织了一场众多作者参与的辩论。辩论纪要、准确观点提取、你的观点产生及分析等过程的笔记就是辨证笔记。
阅读一本书是在和作者进行关于某个主题的讨论,读者需要积极参与讨论方能获取最多的收获。读一本书时需要问几个问题:1、这本书核心主题是什么?2、作者细部篇章说了什么?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部分有道理还是整体有道理。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只是提供给你一些资讯还是给你启发。如果是启发的话是不是可以找到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提出问题是必须牢记的一个原则,如何提问是一种技巧。有些问题在检视阅读时就能够得出答案,有些问题需要在分析阅读的时候才能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