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五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组内教研活动记录(四)

发表日期:2016/5/19 10:13: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71位读者读过

上课时间:2016年5月17日上午第三节

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上课教师:叶海燕

25.望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 通过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感悟作者、诗人、小外甥眼中的月亮,从中感受月之美。

重点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感悟作者、诗人、小外甥眼中的月亮,从中感受月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5.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感知“月之美”

1、出示课文第二小节。

2、作者是如何来写他眼中的月亮的,自由读课文。

3、师: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入这夜深人静的月夜。一生读课文。

4、同学们,读书贵在读出自己的感受,你再次细细地读读这段文字,再想一想通过这段文字的描写,让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5、生自由读,交流。

6、结合学生交流,互动中指导朗读。

预设1:像母亲“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追问你是从哪句话哪个词读出来的?引导理解“安祥”一词。生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读得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得不好请其它同学提建议,并试读。读出安静的感觉。

预设2:像孩子、伙伴“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的跳动”指导读:光斑还没有跳动起来,谁再来读一读。跳动太厉害了,这些光斑一闪一闪地,微微地跳动着,谁再来读一读。

预设3:像画家、魔术师“江两岸……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传神,“镀”可不可以用“涂”、“画”、“蒙”比较后练读。

(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到预设的三个点个即“安祥”、“跳动”、 “镀”)

7、同学们真会读书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月亮,你会用哪个字?板书月之美。

8、师小结:是的,月亮像一位母亲透露着她安祥的美,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闪烁着他跳动的美,又像一位画家展现着朦胧之美、色彩之美。谁能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让我们都陶醉在这美仑美奂的月色之中。

9、过渡:从作者眼中的月亮我们领略到了月亮说不尽的美,那么诗人眼中月亮又是怎样的?文章巧妙地用背诗把我们带入了诗人眼中的月。

 

五板书设计

望月

江中月

诗中月

心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