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组内教研活动记录(二)
发表日期:2016/5/10 9:08: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73位读者读过
上课时间:2016年5月5日
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执教教师:杨茹
《灰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欣赏、品读、想象,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凭借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难点: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1、 课文导入(图片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可爱的鸟儿——灰椋鸟(学生齐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椋”)
2、 初读课文
① 字词模块
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指导“椋”“棱”的读音,认识多音字“翘”“和”并理解词义。
写字“椋”“棱”
②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1至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自由读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哪几小节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第二板块:
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1.找出书上有关灰椋鸟的描写。(出示图片):它的嘴巴(尖尖的),背(灰灰的),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作者徐秀娟说——(课件浮出字幕:有什么好看的呢?)
过渡:究竟是好看还是不好看?研读完全文就知道了。
二、探究感悟,理解发现
(一)探究一:
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想一想,把关键的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读后交流,教师点拨并相机指导朗读:
1.“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1)用动作理解“盘旋”;联系上下文理解“陆续”;
(2)重点解读:投入。理解灰椋鸟对刺槐林的感情。
(3)相机指导朗读。
2.“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播放归林视频,师质疑:好看吗?这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点击:排空而至。问:这个“排”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那万马奔腾的气势,你还想到了哪个带有“排”字的成语?
师:有同学读过王安石的这句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师释:后一句是说,两岸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我们的眼帘。
这里的“排”都有“推”的意思。
(3)还有哪些词写出了壮观的场面?指导读这些词,边读边想象画面。
(4)师小结:是呀,这哪里还是一只只鸟儿呢,这分明是一支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的(大部队)呀!“大部队”为什么加引号?
3.过渡:那些先锋队伍回家后干什么呢?后来的大部队又怎样呢?
(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点击“倾诉”)这鸟儿也懂得了倾诉,懂得了交流。
找找还有哪些词将灰椋鸟写得人性化了?
4.想象说话:
假如此刻你就是那一只可爱的灰椋鸟,你会对伙伴们倾诉什么?又在呼唤什么呢?
链接四幅图片,点击鸟声,创设情境说话(可以写一写):
(1)这几个好伙伴还不愿分开,他们在互相倾诉什么新鲜事儿呢?一只鸟儿说——另一只又说——
(2)这位鸟妈妈回到家一眼没看着自己的孩子就慌了神,连忙大声呼唤——
……
5.梳理每四自然段,指导背诵方法。
(二)探究二:
读: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
悟:再读读,和同桌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并加上简单批注。
1.“看,这几只……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师质疑:有什么好看的呢?好看在哪儿?
指导读:那种轻盈优美的姿态谁能带我们去看得更真切些?
2.“树林内外……天然的俱乐部。”
师:什么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灰椋鸟的叫声。)重点读好此句。
师: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声音?(万马奔腾,震耳欲聋)与文中的描写比较。文中的描写不仅显得声音大,而且不嘈杂,很优美,很震撼,值得欣赏。
师:在这个俱乐部里,彩灯就是天上的—— 音乐就是—— 那翩翩起舞的少女就是——
3.作者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禁这样想(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这上万只……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欢呼些吗?把你的欢呼,你的惊喜,放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齐读第5节)
第三板块:
一、学习第六小节
师:作者在感慨之余又陷入了沉思。指读第六自然段。
1.出示反问句,指读。
2.找出描写灰椋鸟生存的树林的句子,欣赏图片,感受画面美好。
师小结:这么温馨、和谐的画面真是一种大美呀!
3.情感升华:一句反问,作者无疑是在提醒我们思考,这样的大美,是谁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林场工人
4.板书并提示“人——林——鸟”的关系。
师:我们应该感谢的只是植树的人吗?还应该感谢谁?简介徐秀娟的事迹,
6.齐读: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没有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的人,我们到哪儿去观赏这样壮观美好的画面呢?
板书设计
26 灰椋鸟
壮观
热闹非凡
人——林——鸟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