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二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研活动(二)

发表日期:2016/4/20 10:17:2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1412位读者读过

      

 

教研时间:412日             教研地点:中一楼多媒体教室

授课者:王梅                  教研内容:19、台湾的蝴蝶谷

教后研讨:

  卞老师:《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运用优美语言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具有“课文长”、“用词美”、“想象点多”等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王梅老师力求做到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教学中,王老师先让学生读课文,问问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到什么了,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看到的小蝴蝶旅程中的样子时,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飞、穿、跃”这几个词使用的准确性。在学生脑中有所感悟后再通过图片进行验证。 “聚会”一词体现出小蝴蝶赶往蝴蝶谷时着急的心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呢?老师采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参加聚会前着急盼望的心情,去体会小蝴蝶们也是这样,进而指导学生读出小蝴蝶着急的心情。

课文通过描写黄蝴蝶谷和彩蝴蝶谷两个山谷来说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描写黄蝴蝶谷时使用了几个词语“成千上万”“金光灿灿”“十分壮观”,这几个词都老师都抓住了,利用它们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在学习彩蝴蝶谷时,给予了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采用贴蝴蝶贴画来激励学生不断连读这部分句子,寓教于乐。

 伍凤娟老师:《台湾的蝴蝶谷》一文语句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王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品尝。引导学生根据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山谷中飞舞的多媒体画面齐读“每年春季,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蝴蝶动作的词,再辨析“飞过”、“穿过”、“越过”有什么不同。学生借助画面及师生的互动表现,感悟语言的美,学生品味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受到了美的熏陶。

魏奇缘老师:王老师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倡导探究的自主性。变“告诉”为“引导”,学生变“接受”为“发现”,立足于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突显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阅读学习过程成为个性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体现在:设问的开放性。王老师呈现问题没有限制思考的方向,给学生更广阔的探究空间。如,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山、山谷、蝴蝶和蝴蝶谷之间的联系吗?为什么你们都赶到蝴蝶谷来聚会?其次,点拔的启发性。王老师没有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再发现,获得新的发展。如: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叙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读课文,内化语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学生换位思考,认识到赶到蝴蝶谷聚会的原因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练习感情朗读等。此外,王老师还注重学生感悟的独立性。(1)感悟形象。小学生是借助形象来认识世界的,王老师努力通过语言的描绘、情景的再现和想象的激发,将静态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入境感悟。如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听读联想等。(2)感悟情义。蝴蝶是怎样赶来的呢?通过就句、填词、比较,在朗读与交流中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飞、穿、越、赶”用得生动、准确。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告诉游人,为什么你们都赶到山谷来聚会?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自由想象、入境动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另外,通过选择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引进,打乱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合作的、自我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更能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

 

附:教学设计

《台湾的蝴蝶谷》第课时教案

一、导入

1、配乐播放蝴蝶幻灯片。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朋友,它们是谁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世界上有名的蝴蝶王国那儿有更多更美的蝴蝶,想不想去?

2、(出示中国地图、台湾地图、地形图)讲述: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有一个小岛被称作祖国的宝岛——这就是台湾(板书“台湾”),形状有点像一粒豆荚,那里的山多,山谷也多(师画图,请生上来指“山谷”,师:对了,山与山狭长的地方就叫做山谷)其中有一些山谷就叫“蝴蝶谷”(板书完整后齐读课题)想知道那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游览一番吧!
二、初读,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今天谁来与大家分享文中你喜欢的词语?生带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词语(2—3个同学)评价:这两个小朋友可真会读书,发现了这么多美丽的词语,老师也很喜欢呢!

3、还有一些生字朋友看大家词语读得这么好,也想和大家认识呢,你们认识它们吗?赶紧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齐读。

4、预习的时候你们有哪些问题?交流一下。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我们赶紧来看看,每年春季,蝴蝶是怎么来到山谷的吧!

出示:“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可以和同桌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声音要小一点哦!

交流:

(1)蝴蝶多:一群群  聚会  

(2)蝴蝶美、多:色彩斑斓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蝴蝶?

    这么多颜色就叫“色彩斑斓”。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还有哪些词表示颜色多?(朗读,读出美)

(3)开心:聚会 (朗读,读出开心)

2、师:你们讲得可真棒啊,这句话里还有几个动词,请你圈出来。这几个词语能调换吗?全用飞过好不好?(用上穿过,越过,准确、生动多了)

3、师:请你们自己加上动作读一读。

谁愿意当小蝴蝶上来表演一下?

   师:小蝴蝶们都飞呀飞呀,心情肯定特别急,急着见老朋友啊,你们看,它们赶着到山谷里聚会呢!(点红“赶到”,随文识字“赶”:小蝴蝶赶到山谷,走了这么多路程,口都干了。)

4、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当小蝴蝶快乐得飞向山谷吧,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这个句子。

师:台湾的山多,山谷多,蝴蝶们都来(重读)聚会啦!所以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过渡:小朋友们,台湾的蝴蝶谷中不但蝴蝶很多(板书:多),而且景象非常迷人。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师:请你们轻轻把书打开,翻到十九课。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小组讨论:1.看一看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了蝴蝶谷中几种迷人的景象。

          2.把你喜欢的那种读给小组成员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交流:

两种。

我喜欢只有黄颜色蝴蝶的山谷。因为黄色的蝴蝶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灿灿。

师:哦,你喜欢黄颜色蝴蝶的金光灿灿(在第一座山谷上方板书:金光灿灿)

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数位学生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点评:还不够亮!亮了,但还要亮一些!前面还不够亮!哎呀读得真好,奖励黄色蝴蝶贴一贴)小朋友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生:齐读“金光灿灿”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看黄颜色蝴蝶金光灿灿的样子啊?

生:想。

师:(多媒体出示黄蝴蝶飞舞的图片)小朋友,密密麻麻的黄蝴蝶在山谷中飞舞,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金子一般的光芒。

谁来补充?

壮观。

(在金光灿灿下板书:壮观)(象情境:那么多蝴蝶都是金色的,花也可能是金黄色的,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满眼的金色了,这就叫——壮观。)是呀,小朋友看得都被迷住了。还有谁也喜欢黄色蝴蝶的山谷的呢?请你们起立,读一读这句话。

生:喜欢这句话的同学起立朗读。

师:小朋友们读的真棒。老师奖给你们每人一只黄蝴蝶,请你们送他们去山谷。

生:上黑板贴黄蝴蝶。

师:真美啊,怪不得书上说“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还有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有几种颜色蝴蝶的山谷。

生说理由。

在这里,作者把蝴蝶比作花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小朋友们,在你们的眼中,这五颜六色上下飞舞的蝴蝶还像什么?你能来赞美赞美它们吗?(多媒体出示“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的句式。)指名学生补充完整.

师:多么漂亮的蝴蝶谷!你能自己体会一下,把它的迷人之处读出来吗?谁来读好这句话?(多媒体出示这句话)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蝴蝶在山谷中飞舞呢!请你来送这只小蝴蝶回家。

生:上黑板贴蝴蝶。

师:哪一小组的小朋友愿意像她一样美美地读一读?

(指名一小组同学起立齐读这句话。)你们读的真棒!请你们来送这些小蝴蝶回家。

生上黑板贴小蝴蝶。

师:我们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全班齐读这句话。

师小结:小朋友读得多专心哪,一颗颗心也跟着蝴蝶飞到山谷里去啦!看来这些蝴蝶的本事真不小,难怪第一句说——“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板书:迷人),让我们一起拿起书,再把第三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配乐齐读。

五、拓展延伸

     这些蝴蝶这么美,不仅我们喜欢,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很喜欢呢!这些可爱的蝴蝶小精灵会怎样欢迎大家的到来呢?为什么它们喜欢在宝岛台湾安家落户呢?一大串的问号都需要我们小朋友通过仔细读书去寻找答案我们下节课再来分享。

六、教学生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游览了台湾的蝴蝶谷,欣赏了美丽的景色。

下面我们请小老师来教生字。

19. 台湾的蝴蝶谷

 

       

       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