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加南京市“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表日期:2016/4/15 7:27: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冬香 有732位读者读过
关于参加南京市“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校:
文明礼仪是保障社会和谐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社交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对未成年人成长为文明合格的社会公民、提升国家民族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南京市《关于开展“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通知》(宁文明办〔2016〕14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南京市“做礼仪小使者,展文明新形象——我行我礼少年行”礼仪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二、活动口号
做礼仪小使者,展文明新形象
三、活动设置
1.日常测评:即礼仪行为测评月。设计制作“八礼之星”测评表(见附件),包含礼仪标准和比照践行情况,分别由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等对参与活动的同学进行测评打分,测评表由班主任老师收集,并逐级提交、上报评比。
测评表共有八礼24项表现,每一礼测评以“星”级进行评价:
★★★★★5星为优秀、★★★★☆4星为良好、★★★☆☆3星为一般、达不到一般标准的不计“星”。考虑到突出成长、鼓励进步,故进行两次测评,第二次测评比第一次测评有进步,则加1“星”。两次测评时间在活动时间内由各校自定,一般相隔两至三周。
测评得分为老师和家长两次对参评人员的测评累计得分,满分160。参与测评同学积分由高到低排名,建议各学校取排名在前的20%比例学生,作为校级“八礼之星”。证书由承办单位统一印制,各校将评比材料复印件报承办单位备案,即可领取“八礼之星”校级优秀证书。
积分较高,且各项表现特别优秀的,通过学校推荐可参评区级和市级“八礼之星”。申报区、市级“八礼之星”须认真填写突出表现和学校、班级具体意见,突出表现包含任职、荣誉和主要事迹。评比材料报区德育研究室308室。
各校推荐区级“八礼之星”2-4个名额,由区评委会评审通过,可获“八礼之星”区级优秀证书和徽章,同时,推荐30名左右参加市级评选。
“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各校可通过“我行我礼少年行”QQ群(204658608)下载。有关测评过程中的咨询、讨论和交流,可通过“我行我礼少年行”QQ群(204658608)进行交流。
2.践行展示:即礼仪创作百日赛。比赛项目为礼仪知识竞答,礼仪主题的情景剧、微视频,以礼仪知识和礼仪宣传为内容的三字经、诗词、儿歌及其它艺术形式的原创作品。可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作品提供方式和评审,由承办单位结合学校推荐情况组织实施。
①礼仪知识竞答,个人网络参赛项目和学校推荐参赛项目,在承办单位向各校提供礼仪知识题库基础上进行。
个人网络参赛:在本赛季期间,接受网络个人自荐报名。“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官方微信发布礼仪知识竞答题及答案上传提交,承办单位特邀专家评委根据同学们的竞答的数量、质量和及时性等情况进行评选。同时,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其实很Q》栏目每天定时(一般设定为18:40-19:00间)对礼仪知识竞答活动进行主持人口播提示和滚动字幕提示。
学校推荐参赛:预先设定赛季时间并通知到各校,由各校推荐一至两名代表参赛,进行现场抢答比赛。最后,综合一起,评出礼仪知识竞答优秀者50名、鼓励奖100名。
②礼仪情景剧,表演人数一般5名左右。通过学校推荐、承办单位择优录制并通过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官方微信和南京网络电视台播出展评,承办单位特邀专家评委根据表演水平和观众投票情况,评出礼仪情景剧优秀作品20个。
③礼仪微视频,主创和主演总人数5名左右。学校初评推荐、承办单位择优在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官方微信和南京网络电视台播出并展评,承办单位特邀专家评委根据主题内容、艺术质量和观众投票情况,评出礼仪微视频优秀作品20个。
④礼仪原创少儿作品,以礼仪知识和礼仪宣传为内容的三字经、诗词、儿歌及其它艺术形式的原创作品,包括摄影、绘画等,不限表现形式,自由向承办单位申报或向所在学校报送,由学校集中报送承办单位,承办单位特邀专家评委根据主题内容、艺术质量进行评奖。一般评出礼仪原创少儿优秀作品50个。
3.集训交流:即礼仪活动夏令营。所有获得市一级“八礼之星”、礼仪知识竞答优秀者、礼仪情景剧优秀作品表演者、微视频优秀作品创作及表演者(每个作品一般限5人)、礼仪原创少儿优秀作品作者,合计约400人,参与到承办单位组织开展的礼仪活动夏令营及礼仪文化交流集训。礼仪活动夏令营设计多种礼仪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体验活动,包括传统礼仪实践、观赏礼仪体验、礼仪社区行宣传服务等。由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南京市教育届人士和礼仪专家提供相关集训支持。“我行我礼少年行”训练营活动,为期3-5天。
训练内容:①礼仪知识与体验;②艺术创作与表演;③中华传统礼仪体验;④文化交流;⑤自愿者服务与社会实践。
通过一系列活动中的学员表现评比积分和特别设计的竞赛环节,选拔产生“礼仪小使者”110名。
4.礼仪宣讲:既是“礼仪小使者”开展礼仪知识的推广实践的风采展示舞台,也是“礼仪小使者”争做南京市“十佳”礼仪小使者的竞争平台。这一环节的评比将通过线下和线上联动进行。
线下设立开放式礼仪小讲堂,开展礼仪宣讲比赛。“礼仪小使者”进行礼仪主题演讲,一般为5分钟,评委现场评分。同时,作为公开课堂,向社会开放,并邀请听众参与评分。
线上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分别开设两个电视小栏目《礼仪星主播》和《礼仪小讲堂》,以每天5-10分钟的节目时间,系列播出。《礼仪星主播》让“礼仪小使者”作为小主播及时报道身边发生的礼仪小故事;《礼仪小讲堂》让“礼仪小使者”作为嘉宾主持或讲解员,讲解礼仪知识和礼仪心得。在电视播出的同时,开展微信和网络微传播,并通过观众和网友投票和评论,广泛收集意见。
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委,综合线上、线下情况,最终评选产生十佳百优“礼仪小使者”。
5.评奖表彰: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先进、活动所设置的奖项,进行表彰颁奖。在表彰的同时,发布“礼仪公约”倡议书,同时,启动礼仪学堂公益培训项目,礼仪学堂主要由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礼仪小讲堂》等相关电视栏目、社会相关中华礼仪教育培训机构、实体体验馆和网络互动交流活动项目组成,旨在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持续践行文明礼仪的环境,“我行我礼少年行”不因活动的结束而停止。
四、活动时间
1.宣传发动:
2.主题活动
日常测评:
践行展示:
集训交流:
礼仪宣讲(包括:开学第一课、电视栏目《礼仪星主播》、《礼仪小讲堂》摄制播出)
3.评奖表彰:
五、报名要求
1.参加日常测评的年龄范围:7-14岁的男女少年儿童
2.参加践行展示的年龄范围:5-17岁
3.情景剧和微视频可加入助演人员,助演人员不受年龄限制
六、评委构成
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国学专家、礼仪学者、知名学校校长或特级教师、表演艺术家、南京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等。
七、奖项设置
1. 南京市少年儿童“八礼之星”市级优秀奖150个。
2. “我行我礼少年行” 礼仪情景剧、礼仪微视频、礼仪原创少儿作品优秀作品奖50个;礼仪知识竞答以及礼仪情景剧小演员、礼仪微视频演职员、礼仪原创少儿作品的创作者,获南京市“礼仪宣传员”证书,约200名。
3. 南京市“礼仪小使者”十佳奖10名、百优奖100名。
4. 设立“我行我礼少年行”最佳组织奖20名。
5. 设立“我行我礼少年行”优秀指导教师40名。
6. “我行我礼少年行”活动吉祥物设计征集大赛优胜奖10名。
7. “我行我礼少年行”活动口号征集优胜奖10名。
8. 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特聘十佳百优“礼仪小使者”为小主播。
以上为市级奖项设置,区级奖项根据比赛情况另行设置。
八、大赛宣传
1.启动宣传:以宣传片、通讯报道或宣传资讯等各种媒体传播形式,面向社会发布“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消息。
2.预热宣传:
①吉祥物征集:开展“我行我礼少年行”活动吉祥物设计征集大赛,通过征集活动吉祥物,动员同学们广泛参与,深化了解活动的宗旨和内容,从而达到宣传预热的目的。
②口号征集:开展“我行我礼少年行”活动的口号征集,动员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并在活动启动仪式或训练营上发布。
③设计测评表格和礼仪小手册:由承办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设计制作”八礼之星”测评表格和礼仪宣传小手册。
④电视宣传:南京少儿频道负责线上电视宣传,宣传片制作于活动启动之前完成,与活动同步在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南京电视台其它频道及网络平台、协办媒体同步播出。随着活动进程推进,在电视媒体报道相关新闻。
⑤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同步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发布活动报名信息。并关注整个活动进程,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上发稿。
3.进程宣传:
①电视媒体宣传:南京少儿频道制作活动宣传片、“八礼四仪”公益广告,进行滚动播出,并制作活动进程的专题报道,开辟活动专栏对活动做跟踪报道。
②南京电视台其它频道的新闻和社教栏目予以支持报道。宣传片和公益广告适当安排的有关频道播出。
③平面媒体:《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东方卫报》等当地平面媒体跟踪报道活动进行情况。
④网络媒体:南京网络电视台、龙虎网、腾讯大苏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官方微信等及时发布大赛相关进程。
⑤协办媒体:对所有有关“我行我礼少年行”活动的宣传形式,进行适合本媒体及受众的发布和传播。
附件1:“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八礼之星”
附件2:关于开展“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的通知.doc
江宁区文明办 江宁区教育局 江宁区广电集团
附件
“我行我礼少年行”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八礼之星”测评表
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年龄 电话
项目 |
标准 |
第一次测评 |
第二次测评 |
仪表之礼 |
站、坐、走姿端正,大方得体 |
☆☆☆☆☆ |
☆☆☆☆☆ |
着装穿戴、书包及个人物品整洁 | |||
注重仪容仪表、清洁卫生 | |||
餐饮之礼 |
等候家人一起吃,长辈先、不挑拣 |
☆☆☆☆☆ |
☆☆☆☆☆
|
细嚼慢咽不咂嘴,口含食物不说话 | |||
在校及公共场所讲秩序、不打闹 | |||
言谈之礼 |
谈吐文雅、不说脏话、态度诚恳亲切 |
☆☆☆☆☆ |
☆☆☆☆☆ |
常用敬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 |||
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 |||
待人之礼 |
尊敬师长,热情、懂礼貌 |
☆☆☆☆☆ |
☆☆☆☆☆ |
友爱伙伴,相互帮助相互谅解 | |||
诚信待人,宽容礼让 | |||
行走之礼 |
遵守交规、不闯红灯、礼让三先 |
☆☆☆☆☆ |
☆☆☆☆☆
|
并行懂礼让、上下楼梯靠右行 | |||
乘车排队、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 |||
观赏之礼 |
遵守秩序、对号入座、不喧哗 |
☆☆☆☆☆ |
☆☆☆☆☆
|
维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 |||
尊重艺人、适时鼓掌、不喝倒彩 | |||
游览之礼 |
爱护草坪、花果,善待景观 |
☆☆☆☆☆
|
☆☆☆☆☆
|
爱护文物、不刻画、不乱拍照 | |||
恪守公德、尊重民风民俗 | |||
仪式之礼 |
参加仪式,穿戴整洁、按规行礼 |
☆☆☆☆☆
|
☆☆☆☆☆ |
仪式中遵守礼仪要求、庄重严肃 | |||
传统节日,尊重礼俗、注重言行 | |||
两次测评得分情况 |
老师 |
|
|
家长 |
|
| |
综合表现礼仪突出表现说明及班级评价 |
签名: | ||
学校评议 |
签(章) | ||
区文明办意见 |
签(章) | ||
主办单位意见 |
签(章) |
①符合等级处涂满星,不符合不选。评判依据参见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一般★★★☆☆3星、良好★★★★☆4星、优秀★★★★★5星。第二次测评比第一次测评有进步,则加1星,突出成长、鼓励进步。
②两次测评时间在活动时间内由各校自定,一般相隔一周。测评人为老师、家长分别测评,得分汇总。得分为表中2人两次测评累计得分,满分160。参与测评同学积分由高到低排列,建议各校取排名在前的20%,作为校级“八礼之星”。
③申报区、市级“八礼之星”须认真填写突出表现和校、班具体意见,突出表现包含任职、荣誉和主要事迹。若不够填写,可另附页提交。
④各校推荐区级“八礼之星”2-4个名额,各区推荐30名参加市级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