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四年级>>数学>>文章内容

禄口中心小学2015—2016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一

发表日期:2016/3/1 12:40:0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05位读者读过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活动一:认识“列”和“行”

自学数学书第98页,完成以下内容: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

2.小军在第几行?第几列?你是怎么确定的?

3.帮小军找朋友。

小青在第3列第1行,请用红笔圈出来。

小亮在第6列第2行,请用绿色的笔圈出来。

小月在第1列第4行,请用蓝笔圈出来。

活动二、用数对表示位置

1.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你能画一画吗?

2.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请你用“●”来表示小军所在的位置。

3.小军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3)表示。

思考:从这个数对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二、交流共享:

1.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今天如果有客人老师来我们班级,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班长坐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可能认为班长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同样都是表示班长的位置,怎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呢?

(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班长就在第4组第3个;

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班长就在第3排第4个)

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明确行和列的含义,以及确定行和列的规则。

那到底该怎么样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呢?

今天我们通过自学的办法来解决,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a.到底我们要通过自学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请同学读一读自学提示。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完成课堂学习单的第一大题。

(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大概2-3分钟后,催促学生要抓紧时间,已经好的小组同学间4人一起说说看自己的想法。)

自学后交流:

1什么是行?什么是列?

你能用手给我们比划一下吗?

(课件演示)

(板书:竖排为列 横排为行)

学生上台指一指第一列第一行分别在哪里?

你是怎么看的呢?

(一般从左往右数,来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来确定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

2小军坐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确定的?

请学生上台说是怎么找到的?

说说你的方法步骤。

(实物投影)

说明:在数学上,通常我们先说列再说行的。

确定第几列第几行一般来说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确定的。

从观察者的位置看,从左往右,从前往后。这是一种规定。

师述:我觉得好像最好把列数和行数标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不用每次都去数了,你们认为呢?

(学生自己动手在学习单一的座位图旁边标上列数和行数。)

说说你是怎么标的列数和行数?

(从左往右依次标出各列,从前往后依次标出各行。)

3那小亮的朋友们都找到了吗?

  指名上台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实物投影)

小军的朋友小青在第3列第1行,用红笔圈出来。

小亮的位置在第6列第2行,用绿色的笔圈出来。

还有一个朋友在第1列第4行,用蓝笔圈出来。

4同桌交流:两人合作,一人指着图上的学生,一人回答说位置。

(看时间安排,时间宽裕,多说几组。)

3、学习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1如果把每一个学生的座位都用一个圆圈来表示,你觉得我画的图怎么样?

(看课件,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评判。)

2引导发现要标出第几列和第几行才能很快地找到位置。

第一列在哪里?

标上第一列。

那第一行呢?

你能标上其他的行和列吗?

展示画完成的图形。(课件展示)

(实物投影)指一指在你的圆圈图上,第1列第1行的位置在哪里?

第4列第2行在哪里?

只要知道了行和列以后,就可以很清楚地找到相应的位置了。

介绍:为了更加简洁,便于表达,像这样小军的的位置,第4列第3行,还可以用数对(4,3)来表示。

读作:数对四三,已可以直接读四三。

(学生跟读)

3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可以从意义啊,写法等方面考虑。

(小组讨论,要求:如果小组内想法较多的,可以一组上台说,如果组内想法较少的,可以由组长发言:我们小组是这么认为的……)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a.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b.“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c.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板书:(列数,行数)

结合板书说说写法及意义。

小结:所以我们的座位和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座位都对应着唯一的数对,每一个数对也都对应着唯一的座位。

4关于数对来表示位置,你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啊?

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啊?

书本98页的练一练。

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上涂色,用数对表示是(   ,   )。(65)在上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请同学们在自己刚才制作的圆圈图上完成。

分别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用数对表示的?

你是怎么找到的?

(实物投影)

(如果课件显示可以的话,加题辨析:你看我也找了一个位置,我说可以用数对2,5来表示她的位置,你们觉得怎么样?

如果课件显示不了效果,在后面练习完以后,借助学生的实物投影课堂学习单上标示了再给学生辨析。)

5延伸练习:

a.在上图中,每人再用彩色笔涂一个小圆圈,考考同桌如何用数对表示出它所在的位置。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如何表示的。

谁来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

(活动形式一:学生上台涂色位置,考考其余同学怎样用数对表示。

活动形式二:学生上台当被考试者,座位上的同学来出题目:请标出位置在    ,    的学生。)

b.“我刚刚也找了一个同学的位置,”教师手指着在(52)的同学,对大家说:“我用(2,5)来表示,你们认为对不对呢?哪里错了呢?”

谁来帮我改正呢?

(帮助学生明确写法:列数在前,行数在后)

三、检测完善:

1数对知识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看小明家装修房子也用上了数对呢!

小明家在装修,厨房的一面墙上贴了几块花瓷砖,谁能用数对来表示磁砖的位置呢?

(指名回答)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呢?

(同一列的瓷砖的数对,第一个数相同;

同一行的瓷砖的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

2、数对还能帮助我们来美化校园呢!请看花盆的摆放图。

你能用数对来表示红花的位置吗?

交流红花的位置。

提问:你观察一下,红花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吗?

红花还排列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图形,你能找到吗?

3、刚才我们认识了数对,充分让我们体验到数学表达的简约之美。那数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我们一起来看。

在我们的教室里,假定你站在老师的位置上,你能告诉我哪里是第一列?哪里是第一行呢?

(同学们一起来指一指。)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位置了吗?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准备好了吗?

1)请第一列的举右手,第三列的请起立,第二行的挥挥右手等。

2你能用数对的方法写出自己的位置吗?

写完后两人小组交流。

多请几个人说说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3)同桌互相交流,看看刚才用数对的方法写出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交流)

前后桌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刚才用数对的方法写出的位置,你又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听口令,猜一猜。 
    a请(45)的同学站起来。对吗?
    b.猜一猜:我说的是哪一个同学?

25)(43……

多说几个让同学们猜猜看。

c接下来我们再来一次玩个小游戏,好吗?

把你好朋友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让小组里猜一猜。

(小组活动)

d谁来上台说说看,让我们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

或者让我们找找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在哪里?

(说法一:我好朋友的位置在……,请你猜猜他是谁?

说法二:我的好朋友是……,请你们告诉我他的位置。)

5.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了哦,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

请(4    )的同学站起来,请(    ,5)的同学站起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站起来呢?

小结:我们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时不能只用一个数,只有一个数我们确定不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要用两个数来表示才行。

同时我们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先数出第几列,要从左往右数;再数出第几行,从前往后数。

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四.总结提升:

   你知道吗?数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地运用呢!

介绍经纬度来确定位置的知识,我们能用经纬度来确定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你对数对都了解了哪些?

总结: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需要两个数据,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数对。

研讨过程:

刘伟老师:“导入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用电影票找人的游戏,根据座位号导入行和列的概念”。

王龙校长:“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的生活化语言表达转化为数学化、标准化语言”。

滕丹老师:“在教学数对时,一定讲清楚规则,先说行,再说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