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制作团队活动体会(2)
发表日期:2015/12/10 11:55:2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608位读者读过
信息制作团队活动体会(2)
景柯
我们知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整合课程,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今天我谈一下自己在实际参与、观察和思考后的一些体会。
使用课件是教师们常用的实用的手段。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参与这个改革,通过实际参与、研究、观察、思考我认为一个好的CAI课件,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因为直观的教育优于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张纸。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很多的问题:
一、课件就是公开课上的花瓶
用课件辅助教学是当前很多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首选。但是有很多教师平时根本不用多媒体上课的,只有在上公开课时才用课件上课,而且也不是经过比较其他的方法,也不是为了教学效果显著,好象就是专门要体现课程整合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技术水平得以进步,但仍然有限
现在,很多教师都能使用幻灯片做样式简单的课件,但是因为技术水平有限,有些教学设计和想法不能很好的在课件中实现,因而做的课件太过于简单,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参加过很多节用课件上的课,发现很多课件就是一台幻灯片机的作用,就是课本的电子稿本,而且有时感觉还不如用板书来得好。甚至于有的根本就是电子板书,没有任何的动感,不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不能合宜的使用课件
很多教师,认为不管什么课都能制成课件,也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要弄成课件。这也是不对的,应该先计划好了,再去制作。要因材制作。还有的教师喜欢使用现成的商业课件,商业软件固然很美观,但是往往用起来不是很合自己的心,不那么得手,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些教师会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源码,然后自己动手进行修改用于教学,在不涉及版权的前提下,我觉得这个办法倒是不错。
四、内容宠大,过于花哨
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对于中学生来说,不良后果尤其突出。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五、罕有交流和共享
我发现我们教师自己做的课件很少“共享”。一个良好的一课时容量的课件制作周期大约得一星期,包括找素材,设计、制作、再检测。花了功夫的作品如果只供一个教师用,只用一次,不免有些浪费。教研组如果象集体备课一样,在一起讨论哪个章节要做成课件,这次由谁做,这样就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把这些课件收集起来,可以再修改再利用,甚至可以构成一个学校的某个学科的课件集。
以上是我对课件制作和使用的不足之处的一点看法,我觉得要让信息技术与课程真正的整合起来,恐怕以下两点是不可忽视的:
一、 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重视
我们领导和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些教师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或者忙于应付日常教学,懒得为此劳神费心;CAI课件制作相对繁琐,现成课件的使用又不能得心应手,损伤了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抽出课外活动的时间加以培训。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二、 积件和学件的开发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设计开发的课件,或多或少都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设想、特定的对象而设,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
由于地区、学校、社会环境、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课件很难被不同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这正是课件的通用性不强,积件、学件应运而生的原因。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 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学件则是以学生为对象,它模拟教师的教学过程,以某种教学过程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起直接作用。它除了可以具备课件、积件的一些特点外,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支配学习的节奏、内容。给学生思维留下一定的时间、空间。学生可以对某事件重复学习,强化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