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落实养素质 故事浸润育文化——禄口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6/2/20 11:44:1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zdx 有606位读者读过
常规落实养素质 故事浸润育文化
——禄口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育局“2016德育工作要点”的指引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丰富德育工作载体,依托学校“故事农场”特色文化建设,努力建构故事育人的校本德育体系。
二、工作目标:
常规工作:
1. 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注重德育骨干培养;
2. 抓实德育常规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3. 推进特色班级建设,争创区级先进典型;
4. 开展多彩德育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5. 借助家校合作力量,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特色工作:
6. 深入研究故事班会,形成校本特色课程;
7. 依托故事农场文化,建构故事育人体系;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推动队伍专业发展。
1.加强德育队伍培训。继续做好班主任“青蓝结对”工程,对照学校的结对安排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新班主任要每周在学校网站“德育天地”版块发表自己的班级管理心得,可以谈自己成功的例子,也可以谈自己班级管理中的困惑。加强青年骨干班主任培训,精心选择培训课程,开展系列培训,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德育队伍,引领德育队伍走专业发展的道路。35周岁以下班主任要积极创建班级网站,已建立的班级网站,要及时更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利用班级网站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提升班主任基本功。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专业技能。为切实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和水平,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培训,组织学习《班主任基本功》等专业书籍。下半年区教育局将举办江宁区第三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7月初教育局将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学校也将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推荐优秀选手参加10月份举行的区级竞赛。以竞赛的方式引领班主任积极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快速提升。
3.办好“春泥”——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学习、研究、实验、辐射功能,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做好“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工作,选择好一个领头雁,建设好一套制度,设计好一个研究方案,开展好一系列活动,最终打造好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团队。
(二)抓实德育常规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1.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各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班主任要向学生、家长做好解读《中小学生守则》的工作,结合入学教育,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贯彻与践行工作。
2.继续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各种时令节日中践行八礼四仪,争做文明禄小人。如“学雷锋·树新风”、“庆三八·念亲恩”、“春雨寂寂润清明”等等。本学期还将举行三年级学生“十岁成长仪式”、六年级学生“毕业典礼”,充分发挥仪式活动的育人功能。
3.落实“五星少年”评价模式。充分利用“美德星”、“智慧星”、“健体星”、“才艺星”、“勤劳星”的“五星争章”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学生的素质。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创新争章活动的规则,形成具有班级特色、校本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
(三)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特色班级典型。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要围绕学校“故事农场”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题,设计墙面文化,布置好白板、黑板报、图书角、植物角等,也可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体现班级的特色,为特色班集体的建设创造优美的环境。
2.推进特色班集体建设。各班要在开展好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班集体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向“班集体建设”要质量、要效益的意识,充分发挥一个优秀班集体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努力将特色班集体建设活动打造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各班主任要在班级开展特色班集体的创建,参与区中小学特色班集体的评选;思考创新的德育模式,并展开实践,为2016年南京市德育创新奖评比做好准备。
(四)依托故事农场文化,建构故事育人体系。
“故事农场”的建设是在我校“阅读滋润童年,习惯成就未来”的育人理念关照下的教育实践,目标是培育“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以故事为内容,以活动为载体的表现形式引导师生广读书,多实践,从而塑造禄小人“向善”的群体特质。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将依托故事农场文化,建构故事育人体系。
1.优化“班级微故事”晨会课。本学期,学校建议以“为你点赞”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交流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利用晨会课进行宣讲,以弘扬美德善行。班主任可每月确立一个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去践行。总的期望是让学生的“一日常规”更加规范有序,校园更加文明有礼。
2.研究“故事班会课程化建设”。上学期,由张冬香、毕长虹、史梦娜、魏海芳、陈蓉、胡元元、谢丽、陈高霞几位老师组建的“启航组”研究团队已经展开了多次研讨,并开展了两次班会课的活动实践,初步拟定了“故事班会课程”的序列。本学期,该团队要对“序列”进行整合、完善,然后根据序列,编写活动方案,争取在6月份完成初稿,为学校的班会课程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开展“校园小导游”选拔活动。以学校的寓言林、名著园为载体,训练学生演讲“景点”中的故事,选拔出会讲故事的“小导游”到“园”中向来宾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
4.举行第十届读书节暨第二届故事节。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展示师生的阅读成果,锤炼师生的阅读技能。本届读书节,除了常规的阅读活动外,将突出“故事”这一主题,以“故事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在各班级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选拔出优秀的节目,参加读书节开幕式、闭幕式的展示。各班级、年级要早谋划,早准备,早排练,确保节目的质量。
(五)秉持家校合育理念,追求育人方向一致。
努力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作育人体系,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长科学家教的水平和能力,保持家、校、班教育的一致性,使家庭教育工作日益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法制化的轨道。
1.办好家长学校。以《江宁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家长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本学期将举办五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继续开设家长学校教师讲堂。
2.做好班家联系。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家委会的力量,本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参与的班级活动,并将活动所有过程性资料保存好,学期末德育室将开展专项检查评比。班主任每周需通过家访、电联、书面交流或者家校通与家长沟通联系一次以上,按计划做好家访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
3.开展家教研究。开展家校合作、班家合作的课题研究,做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在教师和家长中开展家教论文评比活动,让教师、家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水平。积极推动学习型家庭建设,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4.邀请家长来校。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读书节、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参与学校的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正面影响。
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举行开学典礼;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3、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4、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活动;
2、开展“庆三八·念亲恩”主题活动;
3、组建学生社团;
4、迎接“区优秀家长学校”验收;
5、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
四月份:
1、组织3-6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举行第十届读书节暨第二届故事节开幕式;
3、开展五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4、举行“校园小导游”选拔大赛;
5、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
五月份:
1、开展读书节相关活动;
2、举行三年级学生“十岁成长仪式”;
3、举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4、筹备六·一庆祝活动;
5、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
六月份:
1、开展“六·一”庆祝活动;
2、举行第十届读书节暨第二届故事节闭幕式;
3、筹划并举办毕业典礼;
4、评选表彰“先进班级”、校级“五星少年”;
5、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