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原创]关爱学生,从心开始

发表日期:2012/10/21 21:04:1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bzr 有630位读者读过

         留守儿童是当今农村教育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有约2000万留守儿童,他们自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在农村和爷爷奶奶生活,无论是在教育的接收还是心理的成熟上都有着异于其他儿童的特点,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在心理成熟、智力发展、人生成长等方面不断进步,在教学中贯彻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课堂有序开展,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我所任教的区域里留守儿童居多,对他们的关爱和教育也一直都是我教学的重点。

        对留守儿童的教学是特殊的,从自己在过往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中引发了我的思考。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应当着重考虑学生的特殊的心理,在共同发展中进行重点培养,从细节着手,在大体上进行规划,将关心放在无声的行动里。

一、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周全,照顾到留守儿童的特殊心理。我在思想品德课上布置的回家对爸爸妈妈说出悄悄话的作业也许对于父母都在家里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促进和父母间情感交流、加深感情的好事,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无疑是刺穿了他们内心最重的伤疤,必定会受到他们的抵触。对待孩子的教育,要用心来进行全面的、体贴的考虑,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既要照顾多数,又要兼顾到特殊。比如,我将作业的题目改成“对自己的亲人说悄悄话”,孩子就不会感觉到落差,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有理、有据、有节,根据孩子的心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在贯彻三维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情感价值目标部分的确立,在教学中向孩子导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回归到集体生活中,打开心扉,感受快乐。教师对待孩子要用真心、真情,用心地付出,努力弥补孩子在情感上的欠缺,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平等。留守儿童最容易感觉孤单,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流,假装自己很坚强,不需要关爱,其实内心大多脆弱无比,需要用真心来温暖,打开孩子们的心扉。留守儿童大多是敏感的,也是容易感受真心的,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能轻易打开他们的心,但无论如何,都要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考虑,孩子们必定也会回报老师一张张真诚的笑脸;

    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要有所偏颇,要培养学生的平等、博爱的意识。不要让留守儿童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不同和被关爱,这会让他们更加敏感,认为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而越加自闭。对待孩子的关心,应当做的无声无息,从大体着眼,对细节加以注意。比如在教学中,尽量少碰触到关于家庭、关于父母的话题,如果遇到,也不要故意避开,而是正当地讲解,让孩子们明白,父母离开自己不是因为不爱自己,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是爱最深沉的表现,让孩子能够真的理解父母,明白父母,打开自己的心结。

三、努力发掘课堂潜在资源    

根据课堂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引导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堂思想品德课上,我先是根据学生们的热烈反映,布置了回家跟爸爸妈妈说悄悄话的任务,然后又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心理而将课堂重点往其他方向转移。学生是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群体,他们总能在课堂上给予老师许多意想不到的反馈,作为老师,一是要提高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对课堂上出现的细节予以准确捕捉,而是要有较好的统筹规划能力,将意外也算入自己教学目标的实现步骤中,最终为自己的教学目的而服务。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种群,对他们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用情、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要打开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看清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的父母,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钱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