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转载]关于"壳"的读法

发表日期:2015/9/28 16:04:3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3901位读者读过

关于"壳"的读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金蝉脱壳》一课中出现了多处“壳”字,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当中一般都读成ké,可是书中却标出了qiào这一读音,那么通篇中应该读什么音呢在备课时令我产生了困扰。

我先自己练读了一下,都读成qiào,觉得很别扭,毕竟与平时的语言习惯不同,但都读成ké,显然与书中所标的读音不符。于是便认真揣摩编者的意图。再次认真审读教材,发现题目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并没有标出读音,而是在第二自然段“金蝉脱壳”这个词后才标出读qiào,除此全文再找不到有第二种读法,这是不是表示只有这个词中读qiào音,而其他处读ké呢?认真翻阅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看到附录《一年级上册至五年级上册生字表》中“壳”字的两种读音都出现过。这可如何是好呢

年级备课时间中,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各位老师认为应该查字典确认一下。通过查阅发现《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同时期的字典有类似的解释,却又没有明确的指示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因为年数久远了?近几年有没有又修订呢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我又专门跑到购书中心查阅资料。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壳”读ké时可加儿化音(~儿)是口语化的读法,为名词性,义同“壳”qiào,在以下词语中使用该读音贝壳、脑壳、鸡蛋壳儿、子弹壳儿;当读qiào时可解为“坚硬的外皮”,如甲壳、地壳、金蝉脱壳。我们是否可以把词典中的解释理解为口语时读qiào,书面语和专用名词中读ké呢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编写并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中虽然也有ké的读音,但仍然偏向于读qiào音的。可语文教师作为普通话的传播者自然要教给学生标准的普通话读音,我认为越是有争议的,越是要研究清楚,于是我又翻阅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普通话》一书。书中明确指出“躯壳,指肉体,相对于精神而言。读qiào,适用于书面语的合成词。意表物体坚硬的皮甲。另有‘地壳、甲壳、金蝉脱壳、物质外壳’等词。在汉语的口语中,‘壳’可读为阳平的ké音,并成‘儿化韵’,如‘脑壳儿、子弹壳儿、卡壳儿、贝壳儿、空壳儿、鸡蛋壳儿’等。”
由此我想到了普通话中有两个读音,但又没有意义上的区分的字,大都是中古入声字。类似的还有“色、剥、血、角、薄”等在普通话中都有两种读音,但意义相同。它们都是入声字。

再回头来去了解编者这样注音的意图。我在凤凰语文论坛上找到了南京培训会上汪晓铅主任关于教材修订的说明,他在发言中讲到“生字的规范依据是国家语委的规定和相关的工具书,主要是《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普通话异读词审验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辞海》等等。” “5-6年级,随文注音有这几个情况,一个是这字不在3500常用字里面,如齐涽王的‘涽’;另外,在做人名、地名,或是多音字可能会错读的,也随文注音,《嫦娥奔月》里‘逢蒙’的‘逢’pang,《金蝉脱壳》里的‘壳’。”其实他的讲话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编者意为注意易读错的音。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在本文中所标示读音的地方读为qiào,“壳”在其他地方出现且不是书面语合成词时,可按照口语化的读法读为ké。这样以来,再读文章的时候感觉舒服了,最重要的是心里踏实了。

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很困难的,可是在为一个问题去深入研究的时候,却又感觉是快乐的。读音虽小,却给我的教学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