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三年级>>数学>>文章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次研讨课

发表日期:2015/12/21 21:35:2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677位读者读过

                              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快来看,多么漂亮的图画呀!(出示教材第78页情境图)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个?你想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数一数。

谈话:比一比,看看谁先数出手拍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的数量?(学生回答相应的数量,教书板书)

小兔(       )只 木桩(       )根 夹子(       )个

蘑菇(       )只 篱笆(       )块 手帕(        )块

2、说一说。

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各是怎样排列的?

1)小兔和蘑菇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木桩和篱笆也是。

2)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每两根木桩中间有一块篱笆。

3)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

3、比一比。

比较每排两种动物的数量,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小兔、篱笆和木桩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1)小兔的只数比蘑菇多1

2)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4、合作交流,体会规律。

谈话:三组图有无共同的特点?你发现每两组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余下的是什么?把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也分别看成一组呢?先圈一圈,再说一说。

只要学生有所发现,表达意思完整、清晰、正确都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1、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20只小兔排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2、用小圆片和小正方形探索规律。

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十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学生分析讨论。

汇报:

■●■●……■●     ■的个数等于●的个数  ●有10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一个    ●有9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一个    ●有11

在小组里摆摆,再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一一间隔两种物体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