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五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2015——2016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五)

发表日期:2015/12/14 14:34: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589位读者读过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二、教学设计

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奇美。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了黄山风景的视频,你是不是想到黄山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学习16课《黄山奇松》。

二、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齐读课题。从中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黄山奇松

1、你知道松树有哪些品种吗?

2、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

3、质疑: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

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

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集体朗读课文。

3、交流自学的字词。

四、合作交流,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交流。以学生自己设计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2.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

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黄山奇松的?

4、黄山奇松都“奇”在哪里?

(五)、课堂训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山松( )。它们或( ),或( ),或( );或( ),或( ),或( )。

2、被誉为“(    )”的黄山,以( )、( )、( )、( )“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 ),更是( )。

【二】、写导游词(要示写出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奇”。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写了哪些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迎客松】:

看了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的视频。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

三奇在顽强的精神。

3、看着这棵迎客松你想说些什么呢?

4、本段采用的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总——分)

【陪客松】

过渡:你还想看看什么松?(陪客松)。

瞧!这就是陪客松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说说你觉得陪客松奇在哪儿?

【送客松】

过渡:最后我们去看看送客松

1)看了送客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呢?

2)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5.这一段的一、二两还告诉了我们去黄山要观赏三大名松首选何处——玉屏楼。因为——

6.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细读品赏

1、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松树,真是数不胜数,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 “黄山的松千姿百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出示:(或……或……或……;或……或……或……有的……有的……有的……)

这是一句什么句式?用排比句好在哪里?可是作者觉得啊用排比句还不足以充分反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故而又……

3、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你觉得黄山松还像什么呢?(指名说)?

4、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谁能用“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呢?

5、谁来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美美的读出来呢?(指名读)

三、总结回顾

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神奇美丽。

四、课后实践活动:

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课文仅介绍了一绝。课后请同学们借助网络、图书查询资料,模仿《黄山奇松》,将另外三绝任选一绝写下来,还可以配上图片,板书设计:

详写 主写   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千姿百态)

三、体现教学重点的环节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四、学生易错处

字音:枝干遒劲      宾客      枝干盘曲

字形:陡崖      屹立     

词语理解:情有独钟    饱经风霜

五、本次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质疑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观看课件,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