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2015——2016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四)
发表日期:2015/12/14 14:31:4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571位读者读过
一、 教材分析
《在大海中永生》这是一篇饱贮情谊的通讯,这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课文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叙写了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的整个过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这位一代伟人永生的怀念之情。
二、 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排比句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
2、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听《走进新时代》
同学们有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首歌吗?
(自动播放图片)教师讲解:邓小平爷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要求逝世后不留骨灰,而将之撒向大海。
2、今天我们就要跟着专机一起去回顾邓小平骨灰撒向大海的过程。
“永生”是什么意思呢?(“永生就是永远地活着”原指人死之后灵魂永久不死,现在一般用来哀悼死者)
3、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说他在大海中永生)
过渡: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试读课文
(1)出示要求:
a、画出生字,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准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c、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d、读通全文。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A、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学生读,教师作如下引导:
①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崭、舷、撼”是前鼻音。
“仓、疆”是后鼻音。
“崭、超”是翘舌音。
“呜、咽”是整体认读音节。
永生 专机 西郊 缓缓地 绕飞 辽阔机舱 安放 衷心爱戴 骨灰 崭新
篇章 盘旋 撒向 无垠 呜咽 寒风 卷着 奔腾不息 万里海疆澳门 香港
宝岛台湾 时代 国界 属于 水天一色播翻浪滚 震撼人心 永不停息
深情
长句:
a、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后一个篇章。
C、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师生评议。
3、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不要求说全面)5、引导分段。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指名说说自然段的意思。
(3) 思考讨论:课文是分几部分来写撒骨灰的。(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课文可以分成3段?
(4) 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段:(第5—7自然段)写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三、 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指读要求学会写的生字。
2、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3、交流自学情况。
4、指导书写
“呜”的乌中不能加一点。
“崭”中的车最后一笔不是横,而是提。
“疆”中的左边不要写成弓。
四、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以有感情的朗读带领小朋友进入情境)
2、这一段话讲了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
3、比较:
a、……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b、……在首都上空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这两句的意思一样吗?哪句好,为什么?(上面句多了“低低地”、“缓缓地”这两个成语。上句比下句好,因为通过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人们为失去伟人悲痛不舍的心情。)
4、机舱里安放的是……
5、理解“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
(邓小平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骨灰撒入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五、 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用钢笔描红。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播放邓小平逝世时的录像)
1、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997年3月2日那个难忘的日子吧。(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2、播放录像,渲染庄重严肃的情境,将学生带入举国哀痛伟人离去的悲哀之中。
二、精读课文,体情悟理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交流
①、出示第一句话,品味:低低地缓缓地
②、指名读(读出悲痛、不舍)
③、“崭新的历史”指什么?
④、“最后的篇章”指什么?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里感受到的?
2、交流
①、重点理解“呜咽”“永不停息”
②、呜咽本指人在低声的哭,可是文中的大海为什么呜咽呢?
③你仿佛听到大海在说什么?指读第2自然段
3、指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排比句,师引读,齐读后一句。
2、为什么会把他的骨灰带往这些地方呢?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什么地方呢?
3、怎样理解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5~7自然段
1、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引读)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
2、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震撼人心)
3、播放小平同志的话
4、读邓小平同志的话,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5、齐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表达情感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邓小平爷爷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使人民更加幸福,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的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虽然邓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很多年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人民同在,邓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悲恸不已
丰功伟绩
在大海中永生
三、 体现重难点的教学环节
第二、三自然段是理解的重点,包括内容、句式、写作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民对伟人的沉痛悼念,让学生抓住“大海呜咽”“痛悼”反复朗读体会,展开想象,对后面的“……”进行补充练说。为了感受并掌握第三自然的排比句式,让学生查找资料,说说为什么浪花要把伟人的骨灰送到那些地方,让学生体会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然后进行排比句的练说:仿照这一句式,说说浪花还可能会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到哪里?
四、 学生易错处
字音:呜咽 痛悼 舷窗
字形:衷心 海疆 震撼
五、 本次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
一、朗读指导。“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课上,我重点引导学生读了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采用配乐读,第三段排比句在小组合作读的基础上,采用小组汇报读,递加小组读,以显示排比句感情递加、语气递加的特点。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出了一定的感情。
二、想象体悟,思维补白。如学完第二段,启发学生想象:涛声中的你们好像听见大海在说些什么?读完第三段,引导学生由“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联想到他制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祖国人民,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如果你是一位外国人,你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