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电子备课系统
发表日期:2015/4/21 10:08:5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73位读者读过
我与电子备课系统
王梅
去年,是江宁实行电子备课的第一年,我记得给我们开这个会的主任是这么说的“江宁是第一个实行电子备课的”。我想,江宁是要跑在别人前面做一个开拓者的,也挺好,我手写字挺慢的,花费不少时间,手也疼,用电子的,很不错,还可以存档。但是,这次所谓的先行者的确是让我焦头烂额。
这次要求写我与江宁电子备课系统的感受,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在空间发表的一个说说,是和备课有关,又不太记得了。很不错,空间和电子备课一样,是存档可以查阅的。查到这条说说,时间是2013年8月31日凌晨2点11分,内容是:不会吧,竟然失眠了?明天可怎么熬?同校的一个老师回复我她也没有睡,做什么的呢,原来是电子备课。我又何尝不是呢?老师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备课,我们年轻老师是既要在备课本上写,又要电子备课的。当时是要求电子备课是原创的,不能是复制粘贴的,每一个课时我都搜索了不少教案来看,又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按照要求改好格式,已经不记得一个课时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只是,备到后来却无法入睡了,这就是刚接触电子备课的我,完全不知道它的意义在哪里,只是花费了太多太多的时间。
虽然如此,竟也一年下来了,我按时上传教案课件,电子备课也督促着我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这一点我是要感激的,至于教案是不是我认真思考然后打下的字,我想,是不能和刚开始进行电子备课相比较的。
电子备课有利于管理者检查和评价我们教师的备课,督促着教师们按时备课,及时反思,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平台。大量的教育资源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己查阅资料,运用于教学之中。
我不可否认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备课带来的种种有利之处,只是我也在疑惑,电子备课可不可以让我们教师每一个备课都是研究过而后写下的?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上传,上课的时候仍然花时间去研磨教材,重新备课。手写备课,手写反思,电子备课,电子反思,工作重复的意义在哪里?
真心的渴望能够真正实行好电子备课这个平台,让管理者和老师们得到真正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