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ABC理论教我学会心平气和地处理偶发事件

发表日期:2012/9/26 9:18:3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bzr???? 有650位读者读过

之前我早就知道艾里斯的ABC理论,但是以前它对我而言只是一种抽象的、不可捉摸的、纯理论的东西,学它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可是这次不同了。仔细想想,其实类似例子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正是这些琐碎的负性事件在我们身上形成了像“肉中刺”一样挥之不去的小应激,使我们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快乐,以前我怎么没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调节呢?这样一来,我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ABC理论,而是将它消化后融入记忆里,渗透到行动中。

一次班会活动课,我们五年级三班和四班举行拔河比赛。以前两个班也举行过比赛,总是输赢各半,这次比赛是我班的男生主动挑战引起的,所以我虽明知双方势均力敌,但还是求胜心切,志在必得。想不到比赛结果,我们班以零比三败北,而且输得很惨。孩子们个个垂头丧气,我尽管心里很难过,但还是强装笑脸,安慰学生。这时,有几位学生检举说有四五个啦啦队员比赛时在打乒乓球,没在为班级加油呐喊。难怪加油声稀稀拉拉,队员们士气不高,原来有人离队溜号!挑战赛输了已经很没面子,现在发现有几个毫无荣誉感的家伙,丢脸真是丢到家啦!我不禁怒火中烧,脑袋一下子发热起来,刚想张嘴大骂他们混蛋,发觉身边围满了学生,考虑到教师的形象又把这话硬吞回肚子里。但我咽不下这口气,生气地瞪着这几个学生,气狠狠地大声喊叫他们的名字,让他们站到队伍边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严厉声讨那几个“渎职”的啦啦队员,还有一个孩子朝着他们吼:“都是你们几个不好,要不我们根本不会输的!”

这孩子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觉得很解气,可是突然间我又觉得这话很荒谬,难道他们不去打乓乒我们班就一定会赢?我刚才真是被生气和愤怒冲昏了头脑,让认知钻入了一条死胡同,这不是杨老师专题讲座里讲的以偏概全的“认知失调”吗?这时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不错,这几个学生确实没有尽到啦啦队员的责任,但是就因为这,就可以把失败的责任全都推给他们吗?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我自己没组织好是原因之一,学生一年来缺少锻炼和配合,体力赶不上人家是原因之二,队员们求胜心切,麻痹轻敌也许是原因之三,可能还会有其它原因。现在我们把失败的责任全推到他们身上,那太有失公允了吧!这时我回头瞟了一眼那几个"渎职者",他们耷拉着脑袋,看着自己的脚趾头,不敢抬头看同学,更不敢抬头看我。看得出,他们心里很难过,如果真的一点儿没有集体荣誉感,他们也不会这么强烈地自责了。他们毕竟是孩子,玩起来就忘了集体交给的任务。即使真的是心中没集体,那也与我平时的教育有关,我自己也有责任;而且孩子的荣誉感是可以培养的,以后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就是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就因这一次过错就对他们冷眼相对,那么我们眼中还会有好学生吗?这么一想,我的愤怒一下子烟消云散,情绪一下子变得心平气和。我原谅了他们,带着理解的心情与孩子们一起回到教室,平静地和他们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够原谅四位同学,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四位学生的心理说明书。他们保证,他们再也不会让老师失望。我庆幸自己昨天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维护了自己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