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发表日期:2015/12/17 9:14:1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高美华 有627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艾滋病,是一种由慢性致死性的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近年来全球艾滋病的迅速传播,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
今天是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师生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倡导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我校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橱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其次,我校还通过体健课、广播对学生进行防艾知识渗透教育,告诉学生艾滋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做到不吸毒、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在诱惑面前说“不”、 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和美容店去理发或美容等就能避免感染艾滋病。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我们在保护好自己不被感染的同时,更要对那些不幸的感染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而不该歧视或拒之门外。最后要求同学们把所学的防艾知识和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分享。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师生们对“艾滋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防治艾滋病与远离毒品和洁身自爱的关系,对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禄口中心小学“预防艾滋病”广播稿
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甲:2015年12月1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艾滋病吗?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和治愈方法。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成为病毒携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发病,从外表上也看不出来,但可以传染给其他人。如果我们不知道预防知识,就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会严重影响升学和就业。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非常惊人。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截止2013年1月31日,我国共有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389443人。
当前我们的社会非常复杂,在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要了解一些必要的艾滋病防控知识,通过改变不良行为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甲:首先我们不必恐惧艾滋病,以下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一起饮食或喝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用餐、一起劳动、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被褥、一起游泳等不会传播艾滋病。蚊子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乙:艾滋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性接触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二是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三是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可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甲: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后,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5.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6.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乙: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只要我们洁身自好,注意预防,就不会轻易感染艾滋病。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推动安全、文明、卫生和谐校园建设,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合:今天的校园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