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语文中心组>>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九)了解学情 把握起点

发表日期:2015/12/9 14:07:5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51位读者读过

                   语文教研(九)

               了解学情   把握起点

时间:2015.12.3

内容:谈玲老师执教

      周苗苗老师执教《看菊花》

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单调的活动对儿童都是枯燥无味,如果让他们在活动中,能够正确使用不同的感官和运动器官,不但能保持注意力,也能减少疲劳。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努力营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低年级实施愉快教育是减少儿童疲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何谓愉快教育?愉快教育既非轻松教育,也不是无负担教育,它不同于一般的活跃生活,它是在教师组织下,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孩子爱与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愉快、主动地接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苦学变为乐学。今天两位年轻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将低年段的解读与把握展现在我们眼前:

周苗苗老师《看菊花》教学反思

《看菊花》这一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扬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第二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描述了菊花的美,第二层描述了菊花的多,第三层描述了菊花不怕严寒的高贵品质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记得听过实小蒋主任的一次评课讲座,他说道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做的是看语文新课标对这个年段的教学要求,而不是直接找教参背教案,于是我根据语文课标对低年段的要求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注重朗读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起步阶段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重点是朗读,初步培养他们的语感。

课的开始,我以各种花的图片导入课题,先让学生们认一认一些常见的花,很漂亮,但是在初冬季节大多都凋谢了,最后出示菊花引导学生从外形上观察和其它花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菊花并揭示课题,齐读课题后再观察菊花的花瓣很多和“菊”字笔画一样多,再引导学生认识“看”字,自己加上手势来理解这个字,低年级学生对二类字很难很快认识用一些方法会有助于他们的识记,再齐读课题。

接着是对课文中生字词的识记,为了减轻学生一下子看到那么多词汇带来的心理压力,没有一下子出示一大片词语,而是一排排出示,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去拼音读,对难点字词进行指导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上的过渡语也很重要,我说生字词过关了就可以得到一张去公园看菊花的团体门票,现在可以跟着小作者和他的爸爸妈妈去看菊花了,孩子们很开心,他们兴致高昂的读起了文章的第一段,指名读,正音,齐读。在第一段的教学上,我没有太啰嗦,抛掉了一筐问题:例如什么时候?谁和谁去干什么了?根据课程标准对低年段的要求就是读,初步培养语感,多读,各种读,以读促思,中间我插了一家三口的图片,孩子们一看便知,无需琐碎的问题,再以图片形式用小作者的口吻告诉孩子们终于到公园了,公园里的花好看极了!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层菊花的美,鼓励孩子们来赞美菊花,第一句话:“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随即而出,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出菊花的美,图片出示菊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夸赞菊花的同时说说菊花的颜色,以读为主,读中有思,以读促说,读的时候教师范读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语感,“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读出层次感,用激励性以及评价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菊花被你们夸得越开越鲜艳,越开越多了”,第二层菊花的多随即而出,这个地方也是教学重点,过多的解释反而显得累赘和繁琐,我依然采取各种读,让学生自己去数,你数,她数···反复朗读,再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更直观的理解了一朵朵、一丛丛和一片片,让班级学生来做小菊花,几位同学为一朵朵、几座同学为一丛丛、全班同学为一片片,大家一起来数,他们乐于参与和接受,朗读效果也达到了,最后一层菊花不怕冷和人们很喜爱菊花,这个地方我有点草率了,菊花的高贵品质包括一些词语“迎着”,人们对它的喜爱“不舍得”读的时候我的评价性语言过于单一,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很难理解那种不舍之情,在这个地方教师的范读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在最后的写字教学中,用学生熟悉又喜欢的事物来帮助他们记忆字形,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认识字形,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描述,指导学生写好字。这种气氛是平等的、和谐的,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磨练,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楼主
Re:语文教研(九)了解学情 把握起点
发表于2015-12-8 11:02:00
《看菊花》这一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以“看菊花”为题,告诉我们“菊花”是主要描写对象,先交代看菊花的时间、地点、人物,接着写菊花盛开的情形,再展示爸爸看菊花的议论,最后点明“我看菊花的感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生字,理解生词,读好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菊花的美和不畏严寒的品质是本课的难点。
《看菊花》这一课,二、三段是本课的重点段。第二段中的的第一句,具体写菊花的不同颜色以及公园里菊花的数量多,周老师在教学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朗读时注意不顿读的要读轻声“一朵朵,一从从,一片片”这里有“一”的变声,学生必须理解这些才能读好。再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片。这让学生感受到菊花开放的数量由少到多,范围有小到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占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听了老师的范读,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周老师在课上多多鼓励学生,生动温暖的话语温暖了学生的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