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语文中心组>>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发表日期:2015/12/3 15:01:3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50位读者读过

    十二月,一年中最后一个月,所有的故事都该落下帷幕,像叶子与枝桠送别,该是尘埃落定。在这个有些萧瑟的日子里,禄口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让个人课题照亮课堂”主题活动暨校本教材展示课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宋雅文老师执教《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

            讲座《让阅读成为悅读》 
    在课外阅读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学生的另一种负担。于是,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从无到有”,却又“由浓转淡”,因此,在推进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思考,并及时做出调整,努力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保持孩子们旺盛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自觉”。宋雅文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材《七彩故事》中的《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课堂上,孩子们笑着,说着,表演者,参与着,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读书味。
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
  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
训练读书用眼的习惯。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
  训练阅读时用脑的习惯。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这三种文章各有不同的阅读步骤,如:记叙文的阅读步骤为:文章题目—文章体裁—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记叙文的阅读材料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达到理解记忆。
  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开设大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
  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项常规内容,应该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学生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个“阅读日”或“读书节”所能解决的,必须因地制宜,建立一套符合实际 且行之有效的阅读制度。为此,我校实施的“多个一”行动计划,即一室一柜,一日一篇,一周一课,一周一首,一期一本。一室一柜就是班班有图书柜或图书角,让学生有地方读、有图书读;一日一篇就是每日循环播放故事大观园,如《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让孩子在故事里耳濡目染、茁壮成长;一周一课就是每周都要设置一节阅读课,保证孩子必要的阅读时间;一周一首就是学生一周背一首校本教材《诗词天天诵》里的经典古诗词,每日放学路队早读以及上课问好时均可不断重温记忆,走近经典;一期一本就是一学期的假期全校师生家长共读一本经典名著,积累阅读、持之以恒。在实际操作中我将晨诵、午读、暮温结合,形成多种形式全方面的朗读习惯。晨诵——与黎明共舞,利用早读课时间朗读诗词等,结合我校每日一诵的习惯,让课外阅读伴随太阳的升起日日常伴孩子的生活;午读——共度午间好时光。午休,将读课外书作为一种奖励机制,鼓励孩子利用午自习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不时开展全班齐读一本书的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阅读之中;暮温——描绘七彩童年,晚上孩子与父母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更能帮助孩子与父母良好的沟通,促进彼此的感情。
课外阅读,是一道功夫茶,讲究泡茶的学问和品饮的功夫。只有孩子从阅读中获得成长所需的体验,才能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当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后,阅读会真正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伙伴,成为他们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我校作为乡村课外阅读联盟的成员,会坚持走在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践行的大路上,不忘初心,踏实践行。 


 
楼主 回复(16)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奇缘 发表于2015-12-1 16:23:00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宋老师的课外阅读推荐课《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伴着优美的音乐, 看着宋老师播放着耳熟能详的女孩形象,感觉一下子进入了童话的世界。孩子们也是兴趣盎然。原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可爱又甜美善良的女孩形象。顺其自然的过渡,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丁丁,宋老师处理的及其自然。 
阅读课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是我们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怕上成了语文课,更怕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宋老师更多的是教孩子们如何从一本新书的封面入手。观察书名,看简介,了解作者,紧紧握住故事的发展主线,让孩子有条不紊的说出故事的梗概。尤其是分角色朗读,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着,我好像也跟着孩子们,跟着丁丁来了一次奇怪的旅行。
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一份分享,让孩子沐浴书香,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我想这就是成功的阅读推荐课吧!
 
第1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孔海燕 发表于2015-12-1 20:03:00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今天有幸聆听了宋雅文老师的课外阅读推荐课《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受益匪浅,让我不禁反思起自己前段时间的阅读课。宋老师的课外阅读课,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都激情盎然,仿佛个个身临其境,深有所感。我们在教授阅读课的时候,不能过于局限孩子的思维,要让他们有所发展,有所发散,才能有所提高。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对于老师来说,想要让所有学生都真正走进课外阅读,都喜欢上课外阅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的不懈的坚持与努力。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第2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醒醒 发表于2015-12-2 9:01:00
昨天我终于听了一节课外阅读课,上了一年多的阅读课,我一直有些糊涂,一节阅读课到底该如何上?才能让学生爱上每周四的阅读课,爱上阅读,除了走班教学给孩子带来的新鲜感,我想还有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听了宋老师的阅读课,真的收获很大,她的教态很得体,特别是那读故事的声音,抑扬顿挫,不仅是孩子被吸引了,连我都忍不住想象丁丁胆小的样子。宋老师在整堂课上,不仅有趣的讲故事,还教孩子如何看故事的封面,作者的简介,在听故事的同时渗透不一样的知识。当然,宋老师在讲故事的同时,不忘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并配着音乐,课堂氛围非常轻松活泼,连我听了都想马上买一本书好好品味一番,何况是学生呢?  
第3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朱晨灿 发表于2015-12-2 11:09:00
琅琅书声伴我行,脉脉书香润我心。一本老师精心推荐的《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走进课堂,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前提;引领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孩子有效阅读的重要保证,品读主人公丰富多彩的旅行生活,是培养学生理解丁丁人物形象,内化情感的关键;童心和爱的语言是促使孩子们整理心情,马上出发,走进这本书中尽情地阅读的起点。
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都浸溢着书香。书,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点亮了一盏盏“心灯”。这一节课是一堂阅读推荐课,一次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
 
 
第4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燕过留声 发表于2015-12-2 15:48:00
著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梅子涵教授说:“我听见了,多少家庭的窗口里,一个风趣的父亲的声音,一个柔雅的母亲的声音,正在读着一本我推荐的奇妙的图画书的故事。聆听和阅读着的孩子幸福得都气喘吁吁了!”他还说:“我看见了,多少课堂里,一本不朽的书还正在阅读着呢,可是所有的目光已经斯文,连呼吸也斯文了。这斯文就是长大后气质里的诗,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呼吸!”这些话道出了阅读的力量,也警醒我们语文教师,致力于研究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宋雅文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充满欢乐与童趣的阅读推荐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对丁丁这个人物形象充满兴趣。老师无论是教态,还是个人素养都是非常棒的。孩子们的课堂展示也是真是诚恳的。推荐课是否成功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就是经过指导学生是否真的迫切想要进入阅读状态。

 
第5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露露不寻常 发表于2015-12-2 16:16:00
宋老师的这节阅读指导课,传递的观念与方法比呈现出的更丰富更灵活。纵观那些文学大家,无一例外的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手不释卷,三月不识肉味等;无一例外的在他们的少年儿童时期诵读了大量的著作,打下了宽广的文化根基。阅读是如此的美好,阅读又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似乎坚信,只有让孩子重复我们经历过的阅读之路,他们才会更有收获。于是,我们乐此不疲地给孩子开书目,想尽办法让孩子亲近书本,但大多数时候效果不是明显。在宋老师的这一堂阅读指导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书、孩子们的兴趣点,与我们的想象不一定相符,宋老师很好地激活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他们读得津津有味,读出了儿童的情趣来。阅读指导重要的是让孩子捧起书本。在各种媒体的竞争中,书本和声光色同时具备的电视、网络、电脑游戏相比,无疑居于弱势地位。如果孩子从书本阅读中得不到快乐,那他为什么愿意去看书,他又为什么要听从关于阅读的“敦敦教导”?宋老师的课堂让我明白:我们除了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外,还要给孩子更多的阅读自由,让他们自由地触摸阅读世界。  
第6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禄口小婧 发表于2015-12-2 16:46:00
昨天,宋老师的阅读指导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宋老师的课堂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学习的十分快乐,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
宋雅文老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顺学而导”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课堂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直到下课,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那种欢乐之中,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效读书方法的反复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终身受益的阅读能力。这节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节课的内容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联系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学生通过自学、探讨,以获得亲身体验,初步建立动作表象,产生学习动作的兴趣和疑惑;而后通过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不断完善。最后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体验更大的成功的乐趣了。
 
第7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zhuxiaomei 发表于2015-12-2 18:37:00
推荐一本好书,好像是每位语文老师都会遇到的一件事,可是我常常却不知道要推荐什么。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或许真的是长大了之后读的书太少了。而今天宋雅文老师推荐的《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让我觉得特别的有趣。首先我个人觉得语文课上在适当的时候配上音乐可以更好的烘托气氛,本人上课的时候也习惯性的用音乐。本节课上宋老师运用了舒缓和调皮的音乐,特别是调皮的,配合着孩子们滑稽的表演正好合适。让整个课堂达到了顶峰。
在这节课的开头,宋老师让大家学会如何看书,在哪里看作者看出版社看图片看题目等等,一般的语文老师可能关注点在情节上,而宋老师却在这堂课教会了学生如何看书,指导学生关注点在哪。接着她让学生读书,引出书中的主人公,并且设置可一个问题“丁丁为什么从不勇敢到勇敢了呢?让学生十分想知道书中的情节,成功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引起了他们读书的欲望。或者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只有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利用一切时间看书吧。  
第8楼 引用  

Re:语文教研(八)----让阅读走入童年
茹此育人 发表于2015-12-2 19:04:00
课外阅读对学生拓宽视野,性情的培养,人生的成长等,具有深远的意义。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教育家藩菽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据有关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内容与课内理解课文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但直接而且明显。”因此,辅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并经常强化这一思想,以激起学生阅读学习的迫切要求,进而变为阅读活动的内动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阅读,主动阅读。课外阅读指导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学会阅读,为此,本节课宋老师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了解书籍。三、指导读好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四、拓展全书阅读 五、小结延伸。其中三、四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教给学生方法后,让学生交流,以便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把自己阅读所得与他人分享。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掌握了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