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活动形式下的阅读思考团队研讨记录(六)
发表日期:2015/11/27 9:50:4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611位读者读过
同读一本书活动形式下的阅读思考团队研讨记录(六)
最近,我们团队针对今年刚工作的刘春燕老师的一节阅读展示课,在课下积极研讨,撰写反思。
《白雪公主》童话阅读教学设计
刘春燕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 黑板布置 、 卡通图片、 实物投影 、精美书签
活动流程:
活动前黑板布置:
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上碧绿的小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小花……一片迷人的大森林景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走进人物,自读自悟。
1、谁愿意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
2、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3、推荐自己积累的好句。
4、森林朗诵会。
三、 读演相映,张扬个性。
1、戴上头饰,演演自己最喜欢的角色。
2、森林晚会、(小小课本剧)
四、观看动画,再次激趣。
五、认识人物,升华情感。
1、这个故事中都出现了哪些人物呢?哪些是主要人物?
依次出现白雪公主、后母、小矮人、王子的图片
2、交流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A:在学习单上给人物选择合适的评语,评语可以重复使用
B:交流评语
首先说一说,你给白雪公主选择的是什么评语,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美丽、善良、不幸、没有主见等)教师随即出现幻灯片
(1) 她生下一个女孩,皮肤果然像雪一样白净,像血一样红润,头发像乌木一样黑亮,因此她给孩子起名叫“白雪公主”
(2) 白雪公主渐渐长大了,越长越漂亮,到了七岁的时候,她长得像晴朗的天空一样美丽,比王后还要漂亮。
这是对白雪公主独特的外貌描写,从中可以看到她_(纯洁)_的独特性格,隐藏着作者的__(喜爱)_之情,这就是成功的_(肖像_)描写
原来肖像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
其次说一说,你给后母选择的是什么评语,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残忍、点子多、赶尽杀绝、嫉妒、自卑、愚蠢)教师随即出现幻灯片
(1) 这个狠毒的女人让厨师放了些盐把它们煮熟,吃掉了。她以为自己吃的是白雪公主的肝和肺呢。
(2) 但是老太太一下子勒住她的脖子,越勒越紧,使她透不过气来。
这是对后母的行为的描写
原来行为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
(1) 王后听了大吃一惊,忌妒得脸色发青。
(2) 她听了大吃一惊,全身的血液直往头上涌
(3) 她听完镜子的话,气得浑身发抖。
(4) 那恶毒的女人气得不得了,咒骂起来。
这是对后母情绪的描写。
原来情绪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
(1)她叫来一个猎人,对他说:“你把这孩子带到森林里去,我再
也不想看见她。你必须杀死她,把她的肝和肺拿给我做凭证。
(2)她说:“现在我要想个办法,叫她彻底消失”
(3) 她叫道:“就是赔上我的命,我也要叫白雪公主死”
这是对后母语言的描写。
原来语言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
(1) 于是她奔跑起来,越过尖尖的岩石,穿过茂密的荆棘,许多野兽从她身旁跑过,但是它们没有伤害她。
(2) 还有几只鸟儿也飞来哭白雪公主,起初来了一只猫头鹰,接着来了一只乌鸦,最后来了一只鸽子。
这两断话,是用动物的表现来衬托白雪公主的美丽,可爱,楚楚动人。
原来周围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出人物的形象
六、分享感受,感悟生活
过渡:我们再次读《白雪公主》你有什么收获?(原来肖像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原来行为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原来情绪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原来语言描写可以成功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原来周围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出人物的形象)看来你的收获真不少,我们读经典故事,不仅要感受魅力语言,了解作者的巧妙的表现手法,还要从故事中总结一些教训,学会生活,这是老师请同学们再读《白雪公主》的第二个原因。接下来我们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1、白雪公主和后母这两个女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又有什么不同?(都很美丽,但是一个美丽不能干,一个美丽要害人。想一想:白雪公主缺了什么?(没有主见、没有智慧、不敢表达)
2、假如你躺在那,遇到白马王子的机率大不大?白雪公主如果遇不到王子会怎样?(生:也许被冻死、或被野兽要死)总是死多可怕,如果有人来,谁会来?(也许是坏蛋、色迷迷的怪老头)如果是色迷迷的怪老头那可就惨了,所以如果有一天,你遇到挫折,躺在那等人来行吗?
卞良燕主任:
《白雪公主》这篇课文是选自《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
在教学本文时,刘老师抓住“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完成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接着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喜欢的人物,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再找一找书中的原句读一读。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学生说喜欢白雪公主,因为她美丽,皮肤白里透红,头发乌黑发亮;也有的说,白雪公主不仅美丽,而且她善良;有的同学说喜欢猎人,因为他聪明、善良;有的同学说喜欢七个小矮人,他们不仅善良,和白雪公主生活得很快乐。他们都是善良的人,而王后特别的狠毒: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就让猎人杀死她,当她得知白雪公主没有死时,又用毒苹果毒死白雪公主。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其二,通过读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每次学生说明原因之后,都能引用原文的句子证明白雪公主他们的聪明和善良,王后的狠毒。
其三,通过读文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了人世间的“真、善、美”。 此种教学方法,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有兴趣。
朱晨灿老师:
《白雪公主》的故事美丽动听.故事中,为逃脱皇后的追杀,白雪公主来到森林里,吃了小矮人的事物,睡在小矮人的床上.当皇后扮成卖丝带的老太婆在小房子门口叫卖时,公主轻信她,让她进了屋;后来皇后有乔装打扮成卖梳子的人来到小房子门口,当皇后举起亮晶晶的梳子时,白雪公主有忘记了小矮人的忠告,再一次为她打开房门;最后当白雪公主面对诱人的苹果时,她抵挡不住诱惑,吃了苹果、、、、、、
这一连串悲剧的发生,不能不让人痛恨皇后的阴险狠毒,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后果是与白雪公主轻信他人、缺少防范意识分不开的.对于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以往的教学不外乎让孩子们认识皇后的阴险毒辣,公主的美丽善良,激发幼儿嫉恶如仇的情感.教孩子有同情心、正义感固然重要,但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同样重要.
因此,在这个故事教学活动的结尾,可提出了几个问题:“白雪公主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受骗上当,遭遇危险?”“白雪公主一次次上当,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假如你是白雪公主,你会怎么办?”以此引导学生改编故事,让聪明的白雪公主识破皇后的一次次诡计,气死狠毒的皇后.我想通过这些活动环节,增强学生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