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七彩故事指导课研究团队活动记录(二)

发表日期:2015/10/13 14:14:5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629位读者读过

七彩故事指导课研究团队活动记录(二)

929日下午,我们团队结合《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针对七彩故事教材编写目的和各学段教学目标进行了探讨。

《大林和小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读两则故事,了解作者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续写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认识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分享他们的故事。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阅读整本书。

(三)教学难点:掌握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精读第一个故事。

(四)教学准备:《大林和小林》整本书、习作本。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童话,以它神奇曲折的情节,生动浅显,拟人化的描写,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大林和小林》这样的童话作品不仅同学们爱读,像老师一样的大人也非常喜欢读。问问你的父母、亲戚朋友,说不定他们就曾经读过这本书呢! 

二、介绍主要内容:

《大林和小林》主要介绍了:大林和小林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父母因贫苦而早早死去,两兄弟只好外出谋生。大林被富翁叭哈收养,改名唧唧,天天好吃懒做,养尊处优,在 200个仆人伺候下,变得肥胖无比。小林在资本家四四格的工厂里做童工,饱受欺凌和虐待,他和小伙伴们不甘心被四四格变成鸡蛋吃掉的命运,奋起反抗,打死了四四格。小林四处做工,最后当上火车司机。大林与蔷薇公主结婚,坐火车去海滨,与当火车司机的小林相遇。小林他们需要用火车为灾民运送救济物资,举行了罢工,大林叫来怪物推火车,怪物却把火车推到了大海里,大林漂流到了一个遍地是财宝的富翁岛上,饿死了。

三、阅读之旅:

 1、走进故事读文字

1)、默读故事,让我们再走进书中的文字,走进故事品读文字。在这本书里有些很特别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纪录了,还记得吗?把你印象最深的和同桌说一说。不记得的,可以翻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学生交流)

有哪些特别的描写呢?谁先来说?

2)、那么多特别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夸张)

3)、像这样夸张的手法,故事中还有呢?你找到了吗?

4)、老师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会读书?第十三章中有个唧唧参加运动会和乌龟、蜗牛赛跑的故事,记得吗?那场比赛真叫绝!你们看,比赛结果出来了!(出示)

2、感悟故事品人物

1)、默读故事,让我们再走进书中的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在作者的笔下,大林和小林两个人物形象完全不同,他们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命运也不同……

2)、同学们各抒己见。

3)、小结:刚才我们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对比着读,引起了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像这样比较着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对比)

4)、读完了这本书,老师觉得——在我的心里就住着一个大林,一个小林。有的时候我就像大林,想要懒一懒、享享福,遇到困难也会害怕,也想逃避。就拿这节课来说吧,当时接到任务,我就想呀:哎呀!放暑假了,我可以在家里吹吹空调,吃吃冷饮,看看书,那多舒服呀!还是不上了吧?

3、续编故事激想象

1)、小林和大林失散了,各自的境遇又会是怎样的呢?又会遇到什么令人感到新奇的事情呢?选择一个写一写。

2)、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3)、展示优秀作品。

4、推荐故事拓视野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去书中走了一圈,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位作家,亲切地叫叫他的名字——张天翼。

2)、老师再向大家介绍张爷爷另外两本好书。

七彩故事编写目的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忆一辈子,可以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学会了阅读,他的知识面就广了;如果学会了阅读,他就学会了做人;如果学会了阅读,他的理解能力就强了;学会了阅读,他的思维能力就活跃了。因此,课外阅读的开展就成为了我校一个重要活动,在“阅读滋润童年,习惯成就未来”的指引下,我校自主编写了《七彩故事》,每本书里收集了近30个小故事,让学生乐于阅读,做到心中有故事,善于讲故事。

《七彩故事》各学段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的学段应达到的阅读水平做了详细的阐述比如

低年级学段: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中年级学段: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高年级学段: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彩故事》阅读指导课的开展也应遵循这样的要求,对应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积累一定数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