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组内教研活动(一)
发表日期:2015/11/18 20:16: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851位读者读过
授课者:岳冬芹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18日
授课内容:第五单元 《认识线段》
评课:
马校长:岳老师虽然是参加教师工作不满一年的青年教师,可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踏实勤奋。课余时间刻苦钻研教材,并积极向自己的师傅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是位积极上进的好教师。这节课,她主动和我交流过多次,让我给她提出建议。听完她的这节课,看的出,她是非常用心准备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教学过程设计得顺畅自然,层层递进。但是,作为青年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还需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还要更加精准一些。
陈小秀老师:岳老师虽然是一位不满一年的青年教师,可工作中积极上进,经常主动请教他人。这节课她课前准备得很充分,教学过程设计新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重难点突出,可操作性强。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简洁流畅,有层次感。作为低年级的数学教师,上课时除了要有好的教学设计之外,还需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从而让教学活动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陈娟老师:岳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样作为青年教师,她工作上非常积极主动,教学基本功也比较扎实。这节课,她的教学过程的设计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课件制作简洁大方,富有情趣,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开头谜语的引入以及教学过程中用儿歌的形式总结线段的画法设计得很新颖,给人印象深刻。整节课,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细节的把握以及课堂时间的把握岳老师做得都很到位。当然,课堂上也存在一些我们青年教师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操作活动的管理还需加强。要多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不正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附:《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1课时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等活动,体会和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学会用直尺画线段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操作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的特点,建立起线段的直观映象,了解线段的基本属性。
难点:帮助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线段的概念
教学准备:
线、直尺、长方形纸,PPT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出示谜语:一根根一条条,
编织衣物少不了。
有时直来有时弯,
缝缝补补用得着。
师:你们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吗?
生:线
师:你们猜的真准。我给你们每个人也都准备了一根棉线,请你拿出来,像我这样随意的放在桌子上。看一看,你的棉线现在是什么样的?
指明学生回答
引导:他们都是弯的。
师:那现在我拿起这根棉线,用手捏住它的两头,拉紧,你们看,现在这根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变直了。
二、操作感知线段的特征
1、师:你想不想试试看? 好,拿起你的线,把它变直。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展示,谁想试一试?
找两位学生上台,并要求他们把手里的线变直?
师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把这根线变直的吗?(引导学生说,捏住线的两端,拉紧)
师指着这位同学的示范问同学们:现在这根线是不是直的?
全班同学齐回答。
指出:我们把一根棉线拉直,两手中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是线段。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举着学生的手变换棉线的方向。
问:我把她的两手换了方向,现在这根线还是直的吗?两手中间的这一段还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生答: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那现在,我们把这根线段贴在黑板上,刚刚我们手捏住的地方,用两个磁钉固定。
问:我现在想把这根线画下来,我需要什么工具?
边画边问:这根棉线,我可以画一条直线,这两个磁钉,我可以用两个短竖线表示。
画好问:你们知道这两个短的竖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吗?
找学生试着说一说。
指出:在数学上,我们叫他端点。(板书)
4、师:现在我们对线段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了。我想请你们仔细看下这个线段,谁能完整地说出它的特点。
生:直的 有两个端点。(板书)
三、 感受生活中物体的线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在我们的身边能找到线段吗?哪些物体的边能看成是线段呢?
1、教师出示直尺(PPT),让学生拿出尺子摸一摸,看一看。
师问:这把尺子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吗?它边是直的吗?端点在哪里(找学生指一指)
2、师:这把尺子的另外几条边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生:可以
师:你能指给老师看吗?(找学生指)
师:线段是有端点的,那你能告诉我它的端点在哪里吗?
由生指出,老师进行引导和指正。
并说明:它的端点就在每条边的顶点处。它的端点是隐藏的。
师:这把直尺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生:四条。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指名学生说一说,集体判断)
4、练习:你们都很棒,现在请你们帮老师找出这些图形有几条线段?(想想做做第2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
四、折线段
出示长方形纸,问:这张纸有几个线段?
生:4个
师:老师现在还能变出一条线段来。 示范折出一个折痕(让学生照着做)
问:老师折出的这个折痕,可不可以看成是线段呢?那我们首先看它是不是直的?有没有两个端点?端点在哪里?(找学生指出)
师:你能再在这张纸上,折出两条线段,一条比刚才这条短,一条比刚才这条长吗?
找一名学生上台在老师的纸上折。
让学生折一折,并进行展示。予以表扬。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条长点的是线段,这条短点的也是线段。所以,我们又找到了线段的第三个特点:线段是又长又短的。(并板书)
五、学习线段的画法
1、回顾线段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它有哪些特征?(学生齐说: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
2、师: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
请大家参照书本第59页,自己在纸上画一条线段。
师巡视,并指导画法,展示学生画好的线段。并纠正画的不规范的作品。
师:总结:我们画线段,可以用直尺画,要用手按住直尺使他不能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是直的,不能弯曲,不能忘记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总结画法: 画线段儿歌。
六、解决问题
出示PPT,用两个圆点表示起点和终点。这两个点之间能画出线段吗?能画几条呢?把书打开到第60页第3题。
师:谁能找出这条线段的端点?
找学生指出。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PPT出示题目,学生读题,适当解释“每两点”的意思。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画。
(2)演示PPT画法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共画出几条线段。展示画的正确的。
(3)PPT展示画法
(4)如果给出的点数更多,画出的条数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课后画一画
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线段
它有哪些特征?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1、直的2、有两个端点3、有长,有短。
附:《认识线段》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