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
发表日期:2015/11/16 7:42:1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高美华 有634位读者读过
11.14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
一、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具有这些症状,有的人甚至仅出现
并发症的表现,如忽然食物模糊、反复感染、肢体溃烂、肾功能损害等等
二、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综合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进而引起的糖、脂肪和
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若长期控制不好,可导致多种严重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年龄提前,病变更为严重。
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5.糖尿病严重可导致神经病变和下肢坏疽等。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3.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
4. 没有明显症状者,只要2次血糖化验结果达到以上标准,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四、为什么要重视餐后血糖
由于糖尿病早期常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仅查空腹血糖将会导致漏诊。因此,40岁以上者应每年查一次空腹血
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
五、控制血糖的饮食方案
1. 主食:根据自己的劳动强度或活动强度制定全天饮食。职业男性一天以350~450克谷类食物为 妥,女性为300~400克。重体力劳
动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应适当减少。休息或卧床者,男性的主食量为250~300克,女性为200~250克。肥胖者进食量
限制应严格一些,而瘦弱者则可适当放宽。
2. 蔬菜类:量及种类无特殊限制。
3. 肉食类:避免高脂食物,可选择少量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
4. 豆、奶制品及蛋类:此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与肉类一样,每顿适量便可。如早餐可食200毫升 奶或豆浆,或一只鸡蛋(有高脂血
脂应少吃蛋黄),外加50~100克主食。
5.水果: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天可进食少量水果,但应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橘、柑、葡萄、荔枝等, 并适当减少饭量。血糖未得到满
意控制者,最好不吃。
六、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育过巨大儿;年龄超过40岁;肥胖者;糖耐量异常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或痛风;低出生体重儿。
七、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标
老年人:降糖不能过快过猛,一般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9~10mmol/L。老年患者或有并发症者:血
糖控制应严格一些,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6.7mmol/L。
八、预防糖尿病的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
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
糖、少吃荤菜、多吃新鲜蔬菜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
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者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适当锻
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20%。何谓
“勤”?专家认为,那种一周爬一次山,两周游一次泳的间断式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年轻人应经常参加“出点汗、
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另外,要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