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星星”的魔力

发表日期:2012/11/2 8:42:5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 有708位读者读过

“星星”的魔力

贾蕊欣

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好的习惯,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适应小学生的生活,一年级班主任最普遍的做法是发小星星,来奖励表现好的学生,比如说“准备之星”“动脑之星”“发言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等等。我一直纠结于想要建立一个“星星奖励体系”:到底星星该如何发,一天发多少,在哪些方面发,几颗星星可以晋级,达到多少可以换取学校的“五星”,进而换取 “班级五星少年“的徽章。

有一天午饭时间,一个从不会把饭吃完的孩子跑过来跟我说她把饭吃完了,要我给她一颗星星。我很奇怪,把饭吃完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是理所当然的要求,从没有想过要在这方面发星星。于是,我问她:“这算哪个方面的星星?老师为什么要给你这颗星星呢?”她想了想反问我:“老师,星星是奖励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的吧?”我说:“对啊,那当然。”她说:“那我今天比昨天表现得好,是不是算表现好了呢?”我突然明白,她是想说她进步了,进步也是表现好,所以她想让老师知道,让老师看到,让老师奖励给她这颗星星。

这让我突然醒悟:过分纠结于建立所谓健全科学民主的“星星奖励体系”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或者说,你的“星星体系”健全与否在孩子的眼里是一样的,他在乎的就是得到星星,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星星都好,因为它代表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在乎,它能证明他的努力和进步老师是看得见的,仅此而已,很单纯。

从此以后,我更加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表现好的当然要发给小星星,但我更注意观察那些一开始表现不那么好的孩子,看他们有没有进步。只要他努力了,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也会找机会奖励给他一颗星星,让他知道他的进步老师看见了,希望他继续努力。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是已经可以通过老师的行为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大家都开始了争夺小星星的行动,他们会主动告诉我:今天我学会了什么;今天我把饭吃完了;今天我帮值日生扫地了……。或者他们会跑来说:老师,我帮你擦黑板吧;老师,窗台脏了,我可不可以擦窗台啊?……

原来,“星星”真的是有魔力的,而且就是这么简单。多么可爱单纯的孩子们,真希望这种热情可以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