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五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2015——2016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三)

发表日期:2015/10/30 13:42: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35位读者读过

 

一、教材分析

《推敲》是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它属于第三单元“故事集锦”系列。这篇文章描述了贾岛为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句中的一个字,而与韩愈一起斟酌的故事。故事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对待文学严谨认真的诗人形象。全文语言简单详实,在朴实的语言中却又透露着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做学问贵在疑与改。

二、体现教学重点的环节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主要抓住贾岛推敲诗句中“推”与“敲”时的动作行为(即第三小节与第四小节),和与第七小节跟韩愈一起探讨“推敲”之词过程。引导学生学会默读,并能抓住重点词句来对人物的行为思想深入挖掘,以让诗人的精神品质在学习中扩散到学生的心中。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         11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四、学生易错纠正

练习:春风吹绿了树梢,吹()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五、本次集体备课结论(达成的共识)

1.通过表演,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地思考,应该念得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念‘推’和‘敲’。”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才是真正的理解。

2.在表演中感受到贾岛严谨的创造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认真啊!

3.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