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校园中的数学方法团队活动记录(二)
发表日期:2015/9/28 12:34: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教科室 有592位读者读过
故事校园中的数学方法团队活动记录(二)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案
陈良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一一列举这个新的策略。能根据问题条件依照一定得顺序列举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用一一列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及交流与反思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与价值,体验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探索问题解决途径的活动,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一一列举”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有序列举和列举结果的筛选
教学过程
一 开门见山 引入新课
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图,列表格,让学生回忆一下)
今天这节课,继续解决问题,学习新的策略
二 探究新知 学习策略
1,出示例题1,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会想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周长22想到长与宽的和是11)
2,拿出自己的导学案,小组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思考过程,争取每个人能说一说
3,小黑板出示事先挑选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标上序号,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思考并组织自己的语言,选择其中的一份,加以评价,说说优缺点。
4,小结,根据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寻找共同点——都运用了列举这一策略,板书一一列举,揭示课题中的策略,说说这个策略有什么好处?再根据评价,归纳出,如何才能有效的通过一一列举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小组交流,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想法,总结出: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5,学生回忆刚刚的解题过程,再次强调一一列举的关键: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6,提问:在之前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哪里遇到过运用这样的策略的,学生说一说,最后出示去动物园看表演的生活实例问题。
三 巩固练习 应用练习
1,课件出示,用100分,100分,80分,80分,这四张邮票可以付几种不同的邮资?学生拿出自己的导学案,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过程,选择代表在班级说一说,。
2,课件出示练习题,射击——6、8、10环,射中一次、两次分别能得多少环,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
四 总结全课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
陈良力反思:
本节课教学旨在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难。如果联系生活经验,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因此,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而且在一一列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
例1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结合情境,感性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奋剂。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认知冲突。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如果你是王大叔,会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等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牢牢抓住了学生,使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不论学生是采用画图 列算式还是填表,其实学生的头脑中都要先想到长+宽=11,为了缓解学生思维的难度,在教学例题时,我先帮助学生分析题意,避免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2、反思操作,理性思考。
通过长宽的不确定性,引发“一一列举”的欲望。最后,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即,周长不变,长和宽相差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和宽相差的越小,面积就越大。
3、回顾过程,形成策略,适当提升。
通过提问“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知道,一一列举可以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提升认识,体会列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逐渐掌握这种策略。这样,策略应问题解决的需要而由学生自然生成,当他们以后再面临类似问题时,策略的应用便会是自发的、能动的、自如的,是有意识的积极行为。
教师建议:
1、放得不够开,收的不够。因为我的潜意识里觉得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课不好上,所以在分析题意时过于精细,我的讲解过于,代替了学生自己的分析与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利的。因而,在执教第二课时时,我将会放的较开,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增大。
2、在练习设计上,如果能体现层次就更好了。热爱数学的学生,总是会以解出难题而骄傲自豪,而解题策略往往总在关键的时候才更能体现出它的必不可少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给学生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策略意识,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侧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忽略了提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