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故事班会团队研讨记录(一)

发表日期:2015/9/17 9:53:2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zfx 有633位读者读过

故事班会团队研讨记录(一)

916日上午第三节课,“故事班会课程化建设”的成员们齐聚一堂,在导师张冬香主任的指导下,我们一起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围绕“故事班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这个话题进行了研讨。

张主任指出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平均三课时。这一课程的设置,是语文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国际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既非其他课程的简单综合,也不是语文课的补充,应当把它看作一门独立的课程。

传统的语文教育,始终围绕着课本下力气,始终在课堂的小天地里打转转。实际上,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是人生体验的浓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其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演讲、办刊、主题队会、班会、辩论等。另一类是学生从生活中所选择的语文或与语文相关的专题学习活动。而故事班会课其实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外延的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也是语言文字应用的一种外化。

     张主任还指出“细化教育、以小见大”是故事班会中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特色。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让小故事担当大使命,故事班会课程无疑是一种更细化更具体更容易落地的人文性课程。例如,爱国这一教育主题,对不少学生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从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做起,就让爱国变得具体、可感、真实、易做。如果,爱国教育从爱家乡教育做起,其理念是:祖国是放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缩小版的祖国。以“爱家乡”为基点,以“爱祖国”为目标,以“讲故事”为方法,开发校本教材,确定上课或活动的时间地点,定期组织主题学习,并进行评价反馈,将故事的教育以课程意识来建构,就可以使“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成为一门故事班会课程,从而让爱国教育更贴近生活、深入人心。该故事课程可以继续分解为若干个“点”——“我亲眼见证的家乡变化”、“说出你的秘密:我和家乡的小故事”、“中国梦·家乡梦·我的梦”······以故事为突破口,抓住一个“点”,连成一个“面”,辐射一个“体”,小小故事里,无限教育力。大价值观的形成,在小故事里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