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5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15/7/6 17:02:5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577位读者读过
2015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
禄口小学品德教研组
本学期我校全体品德老师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品德学科教学特点,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重在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上下功夫、构建生活课堂、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二是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研品位。
一、更新观念,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经验的主要来源。我们根据学生特点,从他们身边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社会生活。本学期,贯茜老师执教的《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教师精心准备,用心营造生活情境,把教学和学生的春游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参与课堂学习,又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到达目的地的多种方法,形成一种能力。这样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学生就能以小公民的身份真实地走进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二、在“做”中学,在合作中成长。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教研组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脚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伍凤娟老师执教《做事不拖拉》一课时,设计一定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许多个小练习中,体会拖拉的害处。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体会不拖拉能让事情完成的更加出色,让学生坚决抵制拖拉,改掉拖拉的毛病。在通过时光机器的转换,让学生在活动体会到不同职业的特点,感受在工作中拖拉带来的害处,加深体验,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抓好集体听课、评课,体现课程理念。 自参加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广大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如果不变成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 为了促进广大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本学期教研组重点以观看优质课、评优质课展开研讨,集思广益,把握教材的性质,寻找更符合学生的切入点,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听好课后,结合教者的教学反思,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
四、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在本学期中,学校开展了多项德育活动,我们品德组教师能结合教材和学校德育活动安排,有效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学,在生活中有所用,在活动中有所思,在思考中有所成长。本学期,陈永静老师执教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把学校开张的图书义卖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多看书,多购买,多售书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活动的意义所在,感受助人为快乐之本。活动中,有个特爱看书的小男孩,已经购买了好几本的书,还剩几元,他跑到老师这里,说:“老师,我直捐!”然后就又去看书了。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学生就能真体验,真性情,这样才能达成真教育的境界。
这一学年已经结束,本教研组教师能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完成好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很好地完成了教研组的听课,研课,等各项教研活动,我们将用最饱满的热情迎接下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