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原创]第9课《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案

发表日期:2015/4/17 9:07:5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503位读者读过

第9课《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10个生字。

3、大致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教学准备: 

1、课文范读配乐,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及图片)《烛光里的妈妈》

2、回忆一件妈妈关心自己的事。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未成“曲调”先有“情”。

(“走近”母亲,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一、谈话揭题。

1、生活中谁最关心你?

2、平时你怎么喊妈妈的?喊给大家听听!

3、除了喊妈妈。还有什么喊法?

4、对妈妈,我们有不同的称呼,但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谁来说说,在你心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母亲? 

5 、母爱伟大,母爱无私,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读题目。

6、恩情就是母亲对孟郊的什么?(爱、关心。。。。。。)再读题目。

第二板块:嫁于“画面”不用“媒”

(“走进”母亲,关注细节,读懂母爱。)

一、品“深夜缝衣图” 。

1、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划下来。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

出示: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3、理解词语意思并拓展说话。

(1)什么叫忙着?读出母亲的忙碌。

(2) --------时候,-------忙着做---------- 。

(4)母亲忙着做什么? 读出自己的感受。

4、你还从文中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你从哪些词语读出了什么?

(2)一针针是一针吗?

(3) 同学们再仔细地看看母亲缝得衣服的针线,你发现了什么?用书上得一个词语来表达。

(4)为什么母亲忙着把衣服缝得这么细,这么密了?

补充资料。听了老师的介绍 。

(5)我们能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体会到母亲的什么?

(6) 读出母亲的牵挂。(个别读,齐读) 

5、夜深了,人静了,如果此时你是孟郊的母亲,明天儿子就要远走他乡,你在缝补衣服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还会想些什么?

6、此时如果用两句诗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你选哪一句?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7、读出认真,读出担心,读出牵挂! 

师: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了村外。 

二、品“依依惜别图”。

1、自读,你还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2、出示:郊儿呀!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3、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4、母亲还会说些什么?母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此时你就孟郊的母亲你会怎么说?

5、孟郊听了母亲的话,他是怎么样回答母亲的?

什么叫不住地?为什么没有说话?那是因为他看见了什么? 出示:

6、湿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湿润?他的心里是怎么想得?还会怎么想?此时,我就是你的母亲,你就是孟郊,你会对我说些什么? 

7、孟郊的远游求学,对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师:是啊,孟郊的远游求学,对母亲来说意味着生活更加艰难,意味母亲将会和孤独、寂寞 和想念为伴!但是母亲还是支持儿子出远门去求学。这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啊!

8、想到这些孟郊的眼睛怎么能不湿润了?所有的难过和悲伤化在这不住的点头中了!读出对母亲的崇敬! 

9、同学们学了第1、2自然段,你想哪2句诗来表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0、指生读。读出担忧与牵挂!读出崇敬!

三、品“太阳与小草图”。

1、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的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画自读第三小节。

2、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草、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3、小草为什么能长的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

相机出示: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4、小草生机盎然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

5、看着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孟郊怎么做得?

相机出示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抚摸是怎么摸?谁会抚摸你?注视换个词语怎么说?读出你感受来!

他想起了什么?出示填空: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不由得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

6、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你能意思不变换一种说法吗?也就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7、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能够报答太阳的恩情吗?(不能)

8、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1)这也是一个什么句子?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怎样报答都报答不完太阳的恩情呀!) 

(2)是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小草唯一能做的就是展露勃勃的生机,让太阳感到欣慰。 此时,孟郊觉得什么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谁是小草呢?(相机板书:太阳和小草的图画! 

9、 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永远无法报答, 用一句诗来概括你选哪一句?

生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指导读好!

第三板块:“山雨”欲来“风”满楼

(“走进”作者, 诵读画面,领会爱。)

1、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小诗《游子吟》

假如他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会怎样读这首诗?请用心聆听(听录音)。

谁愿意试试?

2、 质疑,为什么孟郊50岁才写成了这首诗了?

孟郊从小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特别穷苦,他一边种地一边读书,30岁才出远门求学,46岁才考中进士,50岁才到溧阳当县尉。这首诗是孟郊50岁的时候,回老家接母亲的途中写成得。

预设情境语:

在与母亲分别的20年的时间里:

当孟郊一次次经历考试的失败的时候,他的眼前会出现——读诗

当他生病的时候,当他饥寒交迫的时候,他的眼前出现了--------读诗

当他46岁考中进士,51岁成为溧阳县尉时,眼前出现的依然是那熟悉的身影—读诗

3、在这二十年里,是谁温暖了他那颗冰冷的心,又是谁点亮了孟郊心中希望的灯?

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的情景已成为一种爱的象征。让我们饱含着对母亲的感激,再次吟诵这首诗—《游子吟》

第四板块:“春色”满园关不住

(由“此”及“彼”,学会“爱”。)

1 孩子们,在孟郊心里,

母亲就是那温暖的太阳,

孟郊就是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

在你心中

你的母亲就是那-----------,

你就是那------------------。

请用这样句式说出你对母亲的感激!出示句式:

在我心中,

母亲就是那(     )

我就是那(       )。

师: 亲爱的孩子们 ,我们一生一世都注定无法走出母爱的怀抱,我们一生一世都报答不完------(指这课题)母亲的恩情。

3、现在, 让我们对着自己的母亲,高声背诵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子吟》吧,“慈母手中线……”

4、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自己创作的诗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送给自己的妈妈! 

附作业:

送给妈妈的诗

在我心中

妈妈就是那(          ),

我就是那(            )。

在我心中

  妈妈就是那(            ),

  我就是那(              )。

在我心中

妈妈就是那(          ),

 我就是那(             )。

                您的孩子(         )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重深

如似

山海